|
|
有奖评新闻
在大城市的商场超市中,总能看见各种价值不菲的营养品的身影。颜士然摄
文/本报特派记者刘旦、窦丰昌、柯学东、周方、舒涓、刘彦广、赵琳琳
公众的营养问题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而正在接受“两会”代表和委员审议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首次将“推进公众营养改善行动”列入其中。同时,在“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有关名词解释中,对“公众营养”及“公众营养行动”给出明确定义,政协委员们认为,这在我国历史上也是首次。昨天,就推进公众营养改善行动等民生问题,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特别安排夏家骏、冯平、丁瑜、彭嘉柔四位委员接受记者集体采访。
营养病发病年龄逐渐提前
据有关部门提供的权威数字显示,现阶段我国大城市儿童和青少年肥胖、超重高达成25%,成年人患营养过剩疾病(仅肥胖症、脂肪肝、糖尿病、高血压4类)约6.2亿人次。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员彭嘉柔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上述这些疾病正是膳食营养缺乏、营养失衡、营养过剩所造成的营养性疾病,它们在整个疾病谱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发病年龄已涉及到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中老年等各个人群。值得注意的是,各种营养疾病的发病年龄都在提前,而且正在出现一种由高收入居民向中、低收入居民转移的趋势,已经成为目前影响我国城乡居民健康的主要危害因素。
彭嘉柔委员向记者分析了由于饮食习惯引发的营养性病症的主要原因,她说,我国食物消费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市居民畜肉类和油脂类食物消费过多,脂肪供能比已经达到35%,而谷类食物供能比仅达到47%,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55%-65%的合理区间;农村居民谷类食物日消费量从1992年的593.8克到2002年的471.5克,下降幅度达20.6%。与此同时,我国谷类食物消费中,米、面之外的其他谷类和薯类消费比例偏低,且仍在较快下降;豆类和奶类(尽管增长幅度较大)制品的消费量过低,食盐摄入过多等现象也很严重。
农村营养不良城市营养失衡
丁瑜委员说,由于营养性疾病的大幅度上升,已经对我国的公费医疗和医疗保障提出了严峻的现实挑战。在我国营养不良实际上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在农村主要是营养摄入不足的问题;而在大城市主要是营养失衡的问题,很多大城市居民想提高营养又不知道怎样来提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冯平认为,实际上,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营养和教育决定国民的素质。他说,据诺贝尔奖获得者福格尔研究,西欧近200年来经济发展和北欧工业革命极盛时期的长期经济增长一半以上要归功于居民营养、体质的改善和体格发育的增长;世界银行有个分析报告,认为发展中国家因营养不良造成的劳动生产力损失为其国内生产总值的3%~5%。冯平委员说,如果以此来计算,我国每年的损失达到5400亿~9000亿元。而由于营养不良造成地区贫困和人口返贫,营养相关疾病还造成英才早逝、患者家庭痛苦动荡、公费医疗负担巨大、医疗保险压力巨大等社会问题。
新闻链接
国家药监局长:我从来不吃保健品
国家药监局将在年内出台措施整顿药物生产流通市场
邵明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前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般来说,他不吃所谓的保健品,也劝谕国民不要轻信“包医百病”的医疗广告。
据悉,去年,国家药监局联合各部门针对保健食品的违法问题也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在行动中,上百种违法添加西药的保健食品被曝光,各种宣传疗效的虚假违法保健食品广告被查处。
记者:保健食品让人真假难辨,对此,我们有没有相应的管理和监控措施?
邵明立:有人问我什么保健品好。我经常回答我从来不用保健品,这是我的一个基本看法。如果你是一个病人,需要治疗,最好的办法是去看医生,任何保健品都治不了我们称为病的这种东西。对于保健品成分,国家有严格的规定,一旦超过规定,就是违规的。
另外,他强调市面上出现一药多名的现象是必须要禁止的。这已经引起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高度重视。同时,他表示今年国家药监局要正式施行GMP认证的跟踪调查,随时到任何一个生产企业检查,还将推进药品的分类管理,进一步保证公众用药的安全有效。(摘自央视《生活》节目)
本地连线
鱼翅不能替代蛋白质吃多难消化
本报讯
(记者张影 通讯员徐平鸽)营养药不是吃得越多越好,食物也不是越珍奇就越有益。营养学专家提醒,人体所需的营养是指每日摄入的主食、肉类、蔬果、奶类、豆类、油类6大类成分达到相应的比例,食物的营养并不分贵贱。
小王是荔湾区的公务员,今年年初,她突然在办公室晕倒,诊断结果为“营养不良”,于是她开始吃营养素。现在,她的办公室抽屉中摆放着大约10种的营养素。而且,小王还严格地遵守营养素的服用时间,每天吃“药”的次数比吃饭还多,每天为补充营养的花费接近20元。
中山三院营养科副科长卞华伟说,营养是指人体每日需要摄入的6大类食物,如果摄取量足够、均衡,营养就好;摄取不足或者过度,都会导致营养失调。市民往往将食物营养与其价格挂钩,认为石斑鱼物以稀为贵,贵重的鱼类营养一定超过鲫鱼等普通鱼,其实,鱼类都是补充蛋白质,它们提供的营养素大小是等同的。
经济基础优越的人追求吃鱼翅补充蛋白质,事实上鱼翅不能替代蛋白质,食用鱼翅过多反而会适得其反,造成消化不良。另外,广东人还喜欢吃违禁的或者“猎奇”的食品,如穿山甲、梅花鹿以及多种野味等,其实这有悖于营养健康的本位概念。
卞华伟称,很多营养师服务于公共食堂、大型餐饮、中小学校,为其配餐。国家应该加强营养知识普及推广,例如在大学开选修课、在家政班增设营养学,或者让营养师担当起营养传播者、教导者的职责。
强化食品是改善公众营养的妙方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政法大学研究员夏家骏说,根据世界各国的成功经验,强化食品是改善公众营养的最佳途径。他说,改善公众营养通常有3种途径:即合理膳食、食物强化和营养补充。从本质上说,建立合理的膳食结构、食物多样化是最主要的途径。但在我国,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条件、饮食习惯和营养知识的限制,要在短时间内使全国范围实现这一目标很困难;利用营养补充剂也是一种能迅速见效、方便易行的方式,但由于价格较高一般家庭难以承受很难普遍推广;实行主食品强化成本低、见效快、易操作,无论对解决发达地区的营养过剩还是贫困地区的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都很适宜。(本报两会报道组)
附:“十一五规划”(草案)对“公众营养行动”的定义描述:“公众营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食物营养的供给和保障水平,以及与其相应的体格、智力生长发育和健康的总体状况。公众营养改善行动是由政府统一领导、社会各界参与的一系列涉及公众营养改善活动的总称。”(来源:广州日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