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11日电(记者田雨、吕雪莉)“知识产权是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重要权益,必须依法保护。”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11日向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时说。 他强调要“加大对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力度,促进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来自最高法院的司法统计显示,去年全国地方各级法院共受理一审涉及知识产权侵权犯罪案件3567起,涉及侵犯知识民事案件16583起,同比分别上升了28.36%和20.66%。在刑事案件中,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524起,同比上升35.4%。另有1117起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案件和1926起非法经营犯罪案件也涉及了知识产权侵权。
最高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庭长蒋志培说:“这些案件并没有以侵犯知识产权罪判是因为这些案件所涉及的其他罪名要比侵犯知识产权罪重,所以按照法律规定选择判罚重的罪名定罪量刑。”
肖扬在报告中说,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国家创新体系、促进国际公平贸易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司法保障。”
据介绍,在2005年知识产权犯罪案件中,共判处5336人,其中有罪判决的达到99.68%,有2963人被判处有期徒刑,较前年上升23.9%。2004年底出台的司法解释,降低了对盗版者的定罪法律门槛。根据这个司法解释,贩卖盗版盘超过5000张者,将有可能受3至7年有期徒刑的惩罚。最高法院刑事审判第二庭庭长任卫华说,司法解释的出台以及执法机关加大对侵权盗版的打击力度都是去年此类案件激增的重要原因。
全国人大代表南存辉对人民法院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犯罪的举措表示欢迎。但他同时表示,在很多知识产权案件中,虽然法院判定侵权成立,但权利人实际上获得的赔偿金却很少。所以,有时候官司是赢了,但“打了半天,等于白打”。
不少代表都有同感,其中包括著名的知识产权专家郑成思。光明乳业董事长王佳芬代表递交了一份议案,呼吁修订专利法,修订的内容包括缩短专利申请和实质审查的时间,以及提高侵权赔偿数额。
对于这个问题,最高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知识产权侵权损害难以准确计算,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是由于知识产权本身的无形性和侵权行为的多态性导致的。”他表示,目前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实际判赔额与当事人请求额相差较大,最直接的原因是有些权利人请求的赔偿额缺少事实和法律依据,但也有具体计算标准不够明确的原因。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基本目标在于弥补权利人因侵权受到的损害,同时也具有阻止侵权人继续实施侵权行为的制裁作用。
“当前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基本要求仍然是要加大判赔力度,切实保护权利人,从经济上打击和制裁侵权人。”这位负责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