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驻华大使米磊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深圳创新型城市定位准确
丹麦驻华大使米磊先生日前访问了深圳,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记者:据了解,您出生在中国九江。
大使:我的父母于1947年从美国来到九江,在那里呆了两年半。 当时,我的哥哥和姐姐跟他们一块来到中国。到他们离开中国时,我已经是我们家庭的一员了。我的父亲是一位医生兼传教士。他在美国学习了医术和中文。我在中国出生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我通过父母了解了不少中国文化,但很遗憾我没有学会中文。我父母会讲中文,我哥哥也能讲一些。
记者:您的中文名是米磊,您夫人叫米珂。您为什么选用中国的米姓?
大使:是我的父母来中国后首先选择了米这个姓。我又从他们那里继承了这个中国姓氏。中文姓氏“米”跟我的丹麦姓Mikaelsen发音比较接近。我通过这种近似谐音方式,来表达我与中国的联系。
记者:您参观了华为公司。您为什么选择去参观这个公司?
大使:华为是一个很有创新能力的公司,它通过很短的时间,就发展成为一家通讯领域内的世界级企业。这个公司有兴趣在丹麦开展业务,我愿意在这方面向它提供有关的帮助。我对华为公司发展的印象非常深刻,我对它要在丹麦开展业务感到非常高兴,我也非常欢迎它到丹麦开展业务。
记者:您还参观了深圳的证券交易所。
大使:我去过上海很多次,本来可以参观上海的证券交易所,但一直没有机会,所以这回特地来看看深圳的证券交易所。我想借此了解中国证券市场正在进行的改革,了解中国如何通过改革证券市场来建立有效的财政管理体系。通过参观,我了解到中国的国营上市公司正在经历着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会进一步提高外国公司对中国证券市场的重视。
记者:您是第一次来深圳吗?您对这个城市印象如何?
大使:对,这是我第一次访问深圳。我本来应该一月份就来,但推迟到现在才来。我对这个城市印象最深的,就是它的发展速度和这种速度所带来的变化。
记者:丹麦有着悠久的设计传统。“丹麦设计”已经成为一个品牌。目前,深圳正在着力将自身打造成一个“创新型城市”。您在这方面对深圳有什么建议?
大使: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自身有优势的领域。的确,设计是我们国家的一个优势领域,但我们也有其他的强势领域。从全球的角度看,任何地方都应该着力于寻找自己有优势的领域——在这个领域里它比别人强,比别人更富有创造性。我赞赏深圳“创新型城市”的定位。这种为自己找到准确位置的做法是值得鼓励的。
记者:丹麦是一个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水平都很高的国家。深圳正朝着现代化的目标迈进,您对深圳走向现代化的工作有什么建议?
大使:我说不上有什么建议。但任何城市的发展,都应该注意均衡问题。这种均衡体现在发展与环境、人与人之间等各个方面。要特别注重发展教育、公共医疗,促进性别平等等这些问题。
记者:丹麦企业会参加深圳今年的高交会和文博会吗?
大使:我们会邀请丹麦的公司参加今年的高交会。丹麦也可能会有公司参加文博会。
作者:本报记者吴炎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