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11日电(记者周玮、李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让粮仓满起来,让农村经济的层次丰富起来。”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三明市委书记叶继革见到记者,就唠起了他的新农村观。
三明有76%的人口在农村,如何能持续增收,是这200万农民关心的头等大事。叶继革说:“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就要加快调整优化农业结构。除了巩固发展水果、茶叶等传统产业,还要加快发展烟叶、肉牛等重点特色产业,大力发展花卉苗木、红豆杉等新兴产业。要用现代工业理念指导、经营农业,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专业化、规模化的产业基地,形成市场、企业和农户运作模式。”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如何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叶继革也有一番思考:从农民最关心、要求最急迫、受益最直接的事情做起,从农民最积极、干部最主动、条件最成熟的地方抓起,做实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小学危房改造、沼气建设、无线数字电视网络建设。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增收致富能力,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双手改善生活。
建设“新农村”,还要健全管理民主的新机制。三明市试行的村务民主听政制度,深为百姓欢迎,目前已有1533个村开始实施。“让群众明白、保干部清白,就要继续推进村务公开。”叶继革说。
“急于求成要不得,欲速则不达。”提及一些地方在农村建设中的急功近利,叶继革说,推进新农村建设,有序才能有效,不能一哄而上。把握方法和节奏,因地制宜,搞好规划。立足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科学制定目标任务和阶段性细化措施。集中力量树立一批示范村、示范户,抓一批重点村、重点户,帮一批贫困村、贫困户,通过以点带面,实现整体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