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奖评新闻
据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11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听取和审议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吴官正、李长春、罗干等出席会议。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向大会报告工作时说,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审判和其他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一年来,最高人民法院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认真做好审判和执行工作,共办结各类案件3196件,同比上升9.34%。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共办结各类案件7940549件,上升0.85%,诉讼标的金额10597.96亿元。
关于2006年工作安排,肖扬说,最高人民法院将全面提高审判、执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加大对地方各级法院的监督和指导力度,为“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司法保障。一是加强刑事审判工作,依法惩罚犯罪。二是加强民事和行政审判工作,依法平等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三是加大涉农案件审判力度,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是加大知识产权案件审判力度,保障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五是加大民事裁判执行工作力度,切实解决执行难问题。六是认真落实司法为民要求,为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的诉讼环境。七是加强队伍建设和基层基础建设,不断提高司法水平。八是认真落实《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继续深化人民法院改革。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春旺在向大会报告工作时说,2005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检察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各级检察机关全年共批准逮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860372人,提起公诉950804人,比上年分别上升6.1%和9.6%;共立案侦查涉嫌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犯罪的国家工作人员41447人,其中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2799人,厅局级196人,省部级8人。已侦结提起公诉30205人。
关于2006年的工作安排,贾春旺说,检察机关要认真履行各项法律监督职责,努力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平正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提供有力的法律服务和保障。第一,依法打击和防范各类犯罪,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二,进一步加强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第三,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提高公正执法水平。第四,继续推进检察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完善法律监督制度。第五,坚持不懈地抓好检察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法律监督能力。第六,自觉接受各级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
不同角度
十一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这是摄影记者在采访。新华社记者 陈海通 摄
报告解读
“有罪则判、无罪放人”:
去年2162人被宣告无罪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11日向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时说,“各级人民法院切实加强刑事司法领域的人权保障,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适用法律关,确保判决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坚持有罪则判、无罪放人,依法宣告2162名刑事被告人无罪。依法保护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共为117407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被告人指定了辩护人。”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公保尚评价说,“宪法已经明确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在刑事审判工作上,人民法院依法惩罚犯罪的同时依法保障人权是司法理念进步的表现。”不少代表还注意到,肖扬在报告中两次提到一个词:宽严相济。
一处是在报告开头,介绍一年来审判和执行工作情况“依法严惩严重刑事犯罪,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时,要求“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罪当判处死刑但具有法定从轻、减轻处罚情节或者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依法判处死缓或无期徒刑。”
另一处是在介绍2006年工作安排“加强刑事审判工作,依法惩罚犯罪”时,强调“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犯罪情节轻微或具有从轻、减轻、免除处罚情节的,依法从宽处罚。”
对于报告中所要求的“确保判决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最高法院常务副院长曹建明表示,这的确是个高要求。他说,出现个别错案,我们也十分痛心。最高法院曾专门召开刑事重大冤错案件剖析座谈会,对湖北佘祥林故意杀人案、海南黄亚权等抢劫案、河北李久明故意杀人案等社会关注的冤错案件进行剖析,帮助下级法院认真分析造成冤错案件的原因,深刻总结教训,追究相关责任,进一步提高和增强各级法院的程序正当意识、证据合法意识和人权保障意识。
据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 记者 田雨 张乐
报告解读
2005,反腐败的数字惊雷
——检察机关全年共立案侦查涉嫌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犯罪的国家工作人员41447人,已侦结提起公诉30205人。
——职务犯罪案件起诉率比上年上升了4.4个百分点;已作有罪判决的人数比上年上升了5.6%。
——全年共立案侦查涉嫌贪污、贿赂十万元以上和挪用公款百万元以上的国家工作人员8490人。
利剑出鞘。最高人民检察院11日的工作报告中的一组数据,充分说明了2005年检察机关反腐败斗争的成果和决心。田凤山、韩桂芝被严惩……2005年检察机关立案侦查涉嫌犯罪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2799人,其中厅局级196人、省部级8人。这些大要案的告破,显示出检察机关反腐败的力度。
“检察机关的反腐败,肃清了一批‘蛀虫’,有力地震慑了腐败分子,应该肯定。”全国人大代表何素斌说。
各行各业每个领域,只要有职务犯罪的踪影,就有检察干警的身影。最高人民检察院提供的数据显示:立案侦查金融、教育、医疗、电力、土地、交通等行业和领域涉嫌犯罪人员7805人;立案侦查私分、侵吞、挪用国有资产的国企人员9117人;立案侦查贪污、挪用公共财产的农村基层组织人员1931人。
“近年来,职务犯罪在一些行业和领域仍然易发多发,涉案金额增大,手段更加隐蔽,携款潜逃的增多。”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春旺说,针对这些特点,检察机关积极创新侦查机制和工作方法,努力提高发现和查办职务犯罪的能力。各级检察机关坚持把大案要案、社会关注的行业和领域发生的案件、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案件、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案件作为查办职务犯罪的重点。加强上级检察院对办案工作的指挥和协调,采取提办、督办、参办和异地交办等形式,集中力量突破了一批有影响的案件。
“反腐败不是一阵风,刮过去就完了。检察机关正在逐渐形成反腐败长效机制,有计划、有步骤的推向深入。”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森说。
“由于市场经济体制没有完全建立,在新旧体制交替的时期,很容易为权力介入资源配置带来空间。当前,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和利益主体的多样性,使一些干部陷入非法利益格局。监督有关执法机关依法行政,割断权力与利益的纽带,避免滥用权力、失职渎职。检察机关要通过加强监督,促使行政行为更加规范,司法行为更加公正,以维护市场主体的独立性、市场竞争的有序性,倡导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氛围,避免国家公务人员履职错位、越位、缺位,从而减少职务犯罪。”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陈文清道出了预防职务犯罪的真知灼见。
据新华社北京3月11日电 记者 杨维汉 张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