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发展抓增收
———访徐州市副市长刘兆勤代表
本报记者 叶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多元发展,最终保障农民增收。”江苏徐州市副市长刘兆勤代表说。
如何通过多元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刘兆勤表示,一是加快农村现代工业化的步伐。目前,农村工业重数量、轻质量,重资源消耗、轻附加值提高的情况还较普遍。必须转变观念,用现代工业化的手段谋划农业的发展。工业化的发展也将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二是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大科技投入,比如加速选育抗逆性强的优质、高产新品种,实现种子产业化等。同时,把过去分散的、一家一户式的农村生产方式向集约化方向转变,走高效农业规模化、规模农业外向化、外向农业品牌化的道路。三是加大全民创业力度,引导农民闯市场、谋出路,并为农民创业提供各种便利条件,提高农民的经营性收入。
职教造就新农民
———访肇庆市委书记林雄代表
本报记者 刘霄 吴冰
“新农村需要新农民,新农民才能建设新农村。”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肇庆市委书记林雄说,加强对农民的职业培训,培养和造就亿万新型农民,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林雄认为,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教育,应当农业技术教育与非农产业类职业技术培训并举;在农业技术培训推广的过程中,侧重对农民进行经营管理知识、市场意识、生态意识以及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等方面的培训,着力培养一批经营管理型、市场营销型、技术中介型的新型农民,使农业技术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的过程更为流畅;再次,教学内容应因地制宜不断更新调整,努力与农村经济的新发展相适应,办出区域和行业特色,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
林雄希望国家加大扶持力度,通过多渠道筹措经费,推动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营造农居新环境
———访聊城市市长张秋波代表
本报记者 刘成友
谈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聊城市市长张秋波认为,应倡导农村新型住宅,改善农民居住环境。
张秋波代表说,农村现有住房多为“兵营房”、“排排房”,建筑构造不合理,费工费料且密封保暖采光效果差,既不美观,也不实用。
张秋波认为,农村住宅改造并不是简单的拆旧房建新房,必须在节地、节能的原则下,充分考虑农民的承受能力,设计推广经济实用、美观舒适的新型住宅,使之既保留农村传统文化特色,又适应现代农民生产、生活发展的要求。聊城市于2月推出了农村住宅设计展览,展出39套新型住宅方案,还将分期分批把设计图纸免费送给群众,并在有条件的村庄改造试点。“农民建房不一定照搬图纸,新图纸的某个局部或部分如果对农民有启发,那也不错。”
致富思源扶“三农”
———访万向集团董事局主席鲁冠球代表
本报记者 陈穆商
“眼下工业有了一定的积累,致富思源,我们有责任反哺农业,支持新农村的建设,这是我们的义务,更是我们的机遇。”全国人大代表、浙江万向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鲁冠球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据介绍,万向的三农集团,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探索农业产业化,到目前已有较大的农业项目5个。2005年,万向农业的资产规模超过50亿元,营业收入近40亿元,利税超过了3亿元,直接解决了40多万农民的就业问题。鲁冠球说:“现在,国家鼓励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我们从心底拥护。我们乡镇企业创业在农村,发展在农村,员工一半以上是农民,确确实实是‘三农’支持我们从田野走向了世界。农民富裕了,必定会为工业提供更大的市场和人力物力支持,促进工业的发展。”
《人民日报》 (2006年03月13日 第六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