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宿万盛的人,那就是“率真”;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宿万盛的画,那就是“清新”。这位以画蟠桃和鳜鱼闻名全国的花鸟画家,笑起来依旧单纯腼腆,说起话来朴实自然,让你能够从这样的言谈举止中,想像出一个青年画家丰硕而踏实的未来。
宿万盛擅长写意花鸟画,早年师承我省著名国画家吴镇东先生,成为吴老的关门弟子。他在绘画技法上深得传统写意花鸟画的真谛,但又不拘泥于传统,而是博采古今,用深厚的笔墨功力和独到的艺术表现形式,画出了“自家之法”。被国内美术评论界称之为:“画风既有鲜明的北方地域特点,又有文人画之诗情和民间绘画之样式。用抒情的表现方式和精致的笔墨法度,描绘出一幅幅令人心动的田园生活景色。”
在为庆祝黑龙江日报创刊60周年举办的《黑龙江著名青年画家五人邀请展》中,我第一次见到了宿万盛的画,立刻被那种清新自然的画面和酣畅淋漓的笔墨所吸引。在我眼里,宿万盛笔下的桃子已经不是普通的果实,而是孙悟空为王母娘娘看守的“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的精灵。它们鲜嫩、圆润,通体散发着一种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灵性。能够把日常生活中最平凡、最常见的事物表现得这样超凡脱俗,需要怎样一种心境和才情方能如此淋漓尽致啊?
宿万盛说:“绘画创作是思想感情的反应,师古人之心,读古人之画。画家思想的再造,是自然真实的再造,不是自然的翻版,而是画家内心世界对外界思想感情的感悟。大千世界蕴藏着忧郁、隐晦、野逸、曲折和美好,这些需要画家用心灵去思考,用笔墨去描绘,用勤奋和灵感再现大自然的奥秘。画画要学习古人,但不拘泥古法。师自然,才能立于艺术之地。”
在艺术趋向多元化的今天,传统中国画面临许多困惑和新潮流的冲击。当许多国画家犹疑不定、不知如何前行之时,宿万盛却坚定不移地为自己选择了一条“师古不复古”的绘画之路。他以表现北方自然中的花鸟鱼虫为题,用朴素的手笔融入写实、写意相结合的表现手法,追求绘画的朴拙与简练,在朴拙中蕴藏着细腻微妙的墨与色的变化,使整个画面既有现代绘画的思维,又不失民族绘画的韵致,受到了国内美术界的好评。
著名国画家高冠华评价宿万盛的画时说:“功力很好,有发展。”清华美院教授、著名国画家张世简评价他说:“仙桃为世人所喜,白石翁常画桃,而万盛画桃有自家之法,可喜可佩。”省花鸟研究会主席贾平西评价他说:“既有传统,又有现代意识;既有古法,又有自家面貌。画画能画出自家面貌的人,不是凡人。”
因为这些突出的成绩,我登门采访了宿万盛,发现他的家简朴而狭小,画室是由卧室兼做的。这才知道,他并不是专业画家,而是利用业余时间坚持创作,其绘画之路的曲折艰辛可想而知。几十年的勤奋探索和默默耕耘,他才有了良好的口碑和不俗的成绩。如今,虽然他的画已经得到书画市场的认可,但他并不急于改变现状。他说,绘画带给他的始终是踏实平淡、没有奢侈的快乐。
在那狭小却充满欢乐的画室里,我有机会目睹了宿万盛作画,发现笔墨到了他的手里,就真的有了生命。这生命纯净而自由,充满了童真童趣。他笔下啄食的小鸡,憨态可掬,呼之欲出;栖息在枝干上的小鸟,悠然自得,形神兼备;游弋在水中的野鸭,直中求曲,平中见奇……
感叹之余,我想起了自己采访过的一位颇有才气的女画家的话:“如果绘画有最高境界的话,那应该是学会画‘无’吧!把你学到的东西忘掉,让你的画成为一种自性的流淌,有孩童一般的纯净。你会发现你的艺术是流动的,你的人在变,绘画风格也在变,所以你不必执著于眼前的一切,而是跟着自己的内心去寻找生命最根本的东西。”在宿万盛信手拈来的这些绘画小品当中,我确实感受到了一种孩童般的纯净!小传
宿万盛1957年生。毕业于哈师大艺术学院美术教育系,研修于中国美协花鸟画高研班。现为黑龙江省花鸟研究会理事、哈市书画篆刻协会副会长、黑龙江北天书画院秘书长。善作写意花鸟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美术作品展示和发表,多次在国内部分城市举办个展,中央电视台、黑龙江电视台、人民日报及国家级美术学术性刊物多次报道其作品艺事。名列《当代画坛百零八家》等多部典籍,出版有《宿万盛画集》、《宿万盛画桃专集》等。(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