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五年获十奖的启示——柳河凉水收费站调查
如果把公路比作融入时代的一首赞歌,那么镶嵌在这首雄浑曲的强音符便是那一个个收费站。作为全省136个“音符”之一的柳河县凉水收费站,虽然才走过短短5年历程,却先后获得了21面锦旗和10块奖牌,其中属团中央命名的“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总工会命名的“模范职工小家”和交通部授予的“文明窗口示范单位”的“含金量”最高。 一个只有37名员工的小收费站,何以能获得如此殊荣?其中又有怎样的启示?2006年元旦前夕,记者慕名走进了这个坐落在龙岗山下的先进集体。
启示一:把文明收费建立在准军事化管理之中,只有靠规章制度管人,才能使收费走上规范化轨道。
公路收费与缴费原本就是一对矛盾,而收费又总是处在矛盾的主要一面。如何变被动为主动,变单纯靠人收费为靠制度收费?凉水收费站从建站之初,就以创建文明窗口为载体,把准军事化管理引入其中,并确立了“三高”目标:(1)高质量聘用人员。全站人员均通过考试面试等程序,公开、公正择优录用。16名军转人员、8名党员和其中14人具有大中专文凭,为这支队伍的高素质奠定了基础;(2)高标准建章建制。随着《收费管理办法》、《奖惩办法》、《劳动纪律规定》、《文明用语、禁语和文明执勤规定》等规章制度的制定,以及出早操、上晚自习和轮岗致礼等一套类似军营封闭管理模式,包括一级保一级的管理网络、站长每天不少于3小时的审看监控录像和每月不少于20人次的人工稽查等严格管理手段,从一开始就把收费站引入了严管严控轨道;(3)高效能落实责任制。通过定岗定员、量化考核和站与科、收费班与收费员层层签订责任状,以及对收费员实施绩效等级、按劳分配等管理办法,强化了全站的责任意识和效益意识。
由于准军事化管理的引入,凉水收费站始终处于紧张、和谐、高效的氛围之中。置身于这个地处偏远、只有680平方米的收费站,从寝室、学习室到会议室、活动室,不仅物品摆放整齐、一尘不染,而且轮岗有序、悄然无声,仿佛走进了一座小军营。各种记录显示,建站至今无一人违法违纪,文明收费蔚然成风,实现了年年超额完成任务。
启示二:把“以人为本”融入到建站育人之中,只有人的素质提高了,收费水平才能得以整体提升。
公路收费的多与少固然与车流量的大小有关,但因为一笔笔的收费要靠人来管,人的素质决定了收费水平的高低。凉水收费站在注重建章建制的同时,更把着眼点放在了“以人为本”的建站育人上。为此,他们把收费站建成了一个“人才小摇篮”。从2001年起,站里就把人才培训列入日程,并采取了三条措施一直抓下去:一是组织员工分批轮流参加学习培训。或站内集中开展业务授课,或走出去参加社会函授学习。二是鼓励员工专业对口参加函授学习。在站里指导下,大多数员工根据工作需要选择了法律、计算机、文秘等专业,并力求学以致用,仅李金宝一人就参加了财会、文秘两个专业函授。如今他已当上了财会科长。三是站里对参加函授学习并已取得毕业文凭的,均给报销学费,现已报销学费3万多元。
他们还把收费站办成了一个“小党校”。2001年以来,每逢党的生日,都要请市党校教员进站讲党课;每季度一次党的知识竞赛活动和平时党内党外牵手活动,激发了员工要求入党的积极性,其中已有8名青年加入党组织,使这个站的党员人数增至16名。
“人才小摇篮”与“小党校”,使队伍建设得到了加强,既改变了社会对收费站的印象,也提升了收费站的自身形象。“一车两礼”、“站立服务”、“微笑服务”和一杯热茶、一句问候,拉近了距离,温暖了人心,使收费站成了展示公路人文明的示范窗口。
启示三:把人文关怀贯穿到日常生活之中,只有让员工们衣食无忧,才能不断增强凝聚力。
凉水收费站站长陈玉华走马上任凉水站时,这里原是一个叫回头沟的地方,意思是说路走到这儿就不得不回头了。2000年10月24日开站时,无电、无水、无取暖设备的现状,令陈玉华大感意外。更意外的是,开站后第三天,正逢当地赶集日,70多台大小车辆需缴费才能通行的新规定,竟因一时得不到人们理解,而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冲突。然而,陈玉华并没有退缩,这位军人出身的年轻人四处奔走协调:一周后通上了电、一个月后安装了锅炉,3000多延长米的自来水管线,两年后也接进了站里,结束了用车拉水的历史。特别是经过半年多的走访宣传,同周边4个村屯建立起交通互管网,为收费站的正常运行提供了软环境保障。与此同时,他还带领全站员工填沟修路、造菜田建大棚、扩建食堂。随着副食品基地的建立,从2002年以来,收费站再没有进城买过菜,养的猪、鸡、鹅等不但全部自给,近两年每年还出售几十头猪换回十多万元贴补伙食。在这个“模范职工小家”里,员工过生日、家属来站探亲或谁家的红白喜事,都能得到一份温馨的礼金和抚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