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奖评新闻
迳口的“绿色产品”韭菜花远销港澳。每天清晨,菜农们在“越南街”的收购站门前整理当天收的韭菜花,准备出口。本报记者 黎旭阳摄
地处珠三角边上“山旮旯”里的迳口归侨安置农场,近年来理顺体制创新管理,实现工业“零突破”,固定资产投资和国内生产总值年年翻倍,逐渐成为一个集工业、农业、文化旅游业于一体的绿色生态产业园基地
阳春三月,雾霭迷蒙。广东佛山三水区最北端的迳口华侨经济区田地里,一大早就可以看到农民们忙活的身影。
“以前,我们这里被称为珠三角的‘北大荒’,单一的农业结构使农民连温饱都成了问题。如今不但农业多元化了,工业也实现了‘零突破’,这里的青山秀水还引来了文化产业项目。真是大变样了……”迳口华侨经济区党委副书记严振飞指着地里长势正旺的蔬果,一脸自豪。
农业区里,榕树苗、九里香、红果苗一片连着一片,到处充满着春天的勃勃生机。进入工业区,到处是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从2003年至今,短短几年,这片原来只产甘蔗、香蕉等低价作物的“北大荒”,如今已驶上工业化发展的快车道,一批批现代化企业纷纷在这里落户,就连全国闻名的乳业龙头“伊利”也把华南的生产基地设在了这里。
至今,全区已累计引进了45个工业项目和17个其他项目,合同投资额14.5亿元。去年8月份迳口还被命名为“中国电子电工生产基地”。2005年,迳口工农业总产值超过10.55亿元,同比增长95.7%。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550元,是建区前的6倍。
迳口经济区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目前疏菜、水产、水果、禽畜等产业已颇具规模。本报记者 黎旭阳摄
穷则思变
融入珠三角改革洪流“你从大都市来,见惯了高楼大厦。但对我来说,迳口的变化真称得上‘天翻地覆’!”在迳口呆了27年的越南归侨许锡南,坐在场部大院里半截高的山墙上,望着周围新旧杂陈的一幢幢房子,打开了话匣。
1978、1979年间,大批来自越南的归侨被安置到了迳口,成立了华侨农场,从事着“甜蜜的事业”———种蔗、制糖。1998年,糖价走低,“甜蜜事业”变得越来越苦涩,职工的医疗费用不保,甚至连工资都发不出来。
穷则思变
,1998年12月,迳口华侨农场摆脱旧有的农场管理体制,成立了迳口华侨经济区。2003年移交三水区管理后,区里向迳口经济区管委会派出了行政机构,逐渐解决“企业办社会”的难题。
这些年,迳口采取地租顶替等多种办法,解决了1998年以前拖欠的600多万元甘蔗款、医疗款和工资,并解决了原农场职工的社保问题,还搞起安居工程。
“我母亲从农场退休,现在每月能拿到600块钱,日子过得很安稳了。”谭安平告诉记者。理顺了社保机制,退了休的农场职工现在每月10日都会准时拿到“养老钱”,比有子女供养还有保障。
谭安平两岁多随母亲从越南来到迳口。一开始,一家八九口人住在不到40平方米的危房里。如今,不到30岁的他住上了镇中心118平方米的安居楼,跟女友已定下婚期,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他拨弄着电脑,很快就将迳口的相关网页找出来给记者看。“每年到了龙眼、荔枝上市的季节,我们一上网,有关产量、价格等信息就一目了然,生意好做了,钱也比原来挣多了好几倍。”
在建的首期约7万平方米的迳口中学吸引着每个参观者的目光。“迳口人虽还谈不上有钱,但学校一定要盖得漂亮。”这是迳口引入社会资本盖起的新学校。此外,通过BOT模式,迳口还办起了自来水厂、客运站,基本解决了困扰农场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为华侨农场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青山秀水
环境也是竞争力
经济区里,废弃的昔日老糖厂,如今“穿衣戴帽”就成了东南亚最大的电脑外壳生产基地———佛山中昌科学工业园厂房。
“环境是迳口的一大竞争力。”严振飞自豪地说。在近年来的开发中,迳口并没走上“牺牲环保搞经济”的路子。不少投资者看中的是这里的环境,除了工业项目,佛山一些陶艺企业家也跑到这里来设工作室,甚至把户口都迁过来了。迳口已在艺术家的圈子里获得良好口碑,许多来到这里的人,都会惊讶:珠三角边上竟然还有这么一片青山秀水!
“这里山好水好人也好,我们第一眼就被吸引住了。”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杜马夫妇考察迳口,不到一个星期,杜马就签下了1000亩地50年的租约。这么急,是因为“好不容易才在珠三角边上找到了一个不可多得的原生态宝地”。杜马打算用后半生的精力来经营这块宝地,将它打造成集陶艺、玻璃、木雕、青铜等十几个工艺门类的国际性“创作集中营”。
迳口经济区北部,枕头湾水库1000亩的水面和附近3000亩的地仍“待字闺中”,“没有与周边生态和谐的好项目,我们就不盲目地投入开发。”严振飞说。
“前些年,我们的产值最多也就几千万元。前年是5亿多,去年又过10亿元,这对许多迳口人来说可是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数字’啊!”许锡南将憧憬的目光放得越来越远,因为,该区的书记唐棣邦已经在谋划着,用3年的时间完成“十一五”的计划:将年产值增加至50亿元!(本报记者 翁淑贤 张德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