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2月6日, 《中国教育报》在头版头条位置以“南开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题,对南开大学创造“制度保障硬平台、开放实验小平台、百项工程大平台、课余竞赛软平台”,从而培养创新人才的做法和经验给予了报道,特全文转载如下。
一名大学生在“几何体构造”项目的中期成果展上。这是南开大学第三届本科生创新科研“百项工程”资助的项目之一。在南开大学,本科生也能申请到自己的科研经费。摄影李星皎
本报讯(记者 张宝敏)南开大学通过打造制度保障、开放实验、创新科研百项工程及竞赛等四大平台,建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从而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优秀人才,形成了南开独具特色的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培养模式。
制度保障的硬平台是南开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培养模式的基础。该校成立了以校党委书记、校长为名誉组长,分管副校长为组长,校宣传、学工、教务、科技、财务、团委、各院系负责人组成的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服务中心等,专门负责领导、协调学生学术科技创新方面的工作。学校还出台了开放校级专业实验室、设立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任选学分、实施优秀科技社团示范活动支持制度、对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的学生实行弹性学制等十大政策,鼓励、支持学生参与学术科技创新。还设立专项基金支持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使全校将近1/3的本科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受益,学生参与的课题总数达到400余项。
“开放实验”小平台,引导学生及早进入科学研究过程,训练学生的科研素养。1998年,南开大学率先在化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开展了本科生“开放实验”活动,鼓励二、三年级学生进行自己设计、自己操作、教师指导的实验训练,或者自己选择参加教师的研究课题。次年,该校生物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又实行了“本科生科研创新开放实验”,其后,学生科研创新“开放实验”的成功经验在全校遍地开花。生命科学学院还设置了“开放实验专题”必修课,列入生物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班的教学计划,规定学生必须有两个学期利用课余时间,在教授的指导下做科研创新开放实验。这一活动使学生通过设计项目、制定项目可行性计划、预算经费使用、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撰写项目总结报告和论文、结项答辩等,了解熟悉科研的基本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和探究精神,可谓是创新的启蒙课。通过参与“开放实验”活动受益的学生不计其数。生命科学学院首批“开放实验”受资助的王欢同学利用实验研究结果,研制出6套饮用水紫外线杀菌系列装置,2000年荣获首届“新纪元”挑战杯天津市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计划竞赛金奖。
“百项工程”大平台,将学生创新科研活动推广到全校各个院系。自2002年起,该校设立了每年不少于100万元的本科生创新基金,开展了本科生创新科研百项工程活动,各院系也纷纷效仿学校,从而形成了校、院两级体系。3年来,全校共有700余名本科生参与了项目,立项近400项,其中完成论文500余篇,发表90余篇,完成调查报告130余份,正在申请专利的发明将近40项。物理学院“垂直方位信息传递装置”项目组研制了电光方位信息传递实用样机,并发表了5篇论文,还申请了专利。环科学院通过对人群聚集风险的分析研究,首次提出了“人群聚集风险”这一概念。
南开还重视创设、利用课余竞赛的软平台,积极支持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课余竞赛,南开大学的学生在各种大赛的大舞台上也尽显才华、尽展风采。2001年第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化学学院1999级本科生张磊的论文“发光锌纳米材料”赢得比赛特等奖,在第八届该项赛事中,南开大学化学学院2000级本科生易龙的论文“分子信息存储材料”再次获得特等奖。在2005年PhilipC.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中国第三届全国选拔赛中,南开大学法学院代表队一举夺得冠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