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商报报道】本报记者 陈晓报道再过两天就是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近日,市工商局对去年查办的经济违法案件和受理的消费者投诉案件进行了总结,选出了十起打假维权典型案例向社会公布。去年全年,市工商部门共查办各类经济违法案件6805件,立案查处3335件,总案值达4亿元。 共接听消费者咨询、投诉和举报电话6万余人次,受理投诉1万多件,为消费者挽回直接经济损失715万元,加倍赔偿11万元。
1.查处销售劣质钢材案
2005年4月,浦口区工商局对6个建筑工地使用的圆钢进行抽样检验。经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所检验,有10个样品被判为产品不合格,主要是重量偏轻、化学成分不合格、直径偏小。经查,此次查获的不合格钢材大多属小厂生产,且多为再生钢材,即利用废的钢铁、铁屑等熔化而成,使用后将给建筑带来严重的隐患。依据《产品质量法》的规定,浦口区工商局责令其停止销售,没收劣质钢材80余吨,并处罚没款68万余元。
2.查处假冒依维柯汽车配件案
2005年3月,玄武工商分局查处一起经销假冒“依维柯”汽配案。南京某实业有限公司从外地汽配厂家购入大量汽车配件,擅自将其装入同类别、仿冒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产品包装中进行销售,非法获利197862.2元。并收缴尚未售出的侵权汽车配件共计17种、954只。该公司擅自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标志作为商品装潢使用、误导公众的行为,违反了《商标法》和《商标实施条例》的规定。玄武工商分局责令当事人立即改正,没收当事人尚未销售的售权商品954只,处以罚款20万元。
3.查处销售劣质大米案
个体工商户杨某购进“庆安大米”61吨,购进“梅河大米”60吨,准备在南京批发销售。2005年9月,秦淮工商分局接报后,暂扣了这两批大米。经检查,执法人员发现该大米外包装所标志的厂名、厂址均为伪造。经检验,上述两个批次的大米均不符合国标GB1354-86的规定。当事人上述行为属于销售伪造他人厂名、厂址的行为。秦淮工商分局责令当事人停止销售,没收违法销售的大米118.5吨,并处罚款4万元。
4.取缔43家无证卤菜加工点
十运会期间,为确保食品安全,建邺工商分局对上新河、沙洲等地区的卤菜加工点进行集中整治,一举捣毁无证加工点43家。这些无证卤菜加工点大多集中于居民出租房内,环境脏乱不堪。经营者无法提供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进货证明和检验检疫证明。建邺工商分局立即捣毁了这些窝点,没收所有加工的卤菜,进行了焚烧掩埋,并对其立案查处。
5.查处销售不合格银耳案
2004年12月,鼓楼工商分局对福建莆田县某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在销售的银耳进行随机抽样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三个批次的银耳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鼓楼工商分局责令当事人停止销售不合格产品,没收不合格银耳1220袋,处以罚款6000元。此外,鼓楼工商分局在食品专项整治中,还查获销售二氧化硫超标的黄花菜、竹笋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12起,即时处罚43起,责令下架不合格黄花菜5000余袋,没收假冒名牌香烟30余条,其他不合格食品146公斤,总计罚没款16.62万元。
6.查处黄瓜农残严重超标案
2005年4月14日上午9点,六合区工商局接到电话,称有毒黄瓜流入市场。工商局立即启动“食品安全三级应急预案”,对经营黄瓜进行登记、检测。经现场取样化验,黄瓜使用了禁止使用的高毒农药对硫磷和甲胺磷。这批有毒黄瓜总计8646斤,准备销往南京批发市场和六合区内的农贸市场。当天下午,六合区工商局对农药残留量严重超标的黄瓜作了销毁处理。
7.查处制售假冒名酒案
2005年1月,雨花台工商分局查获72瓶价值18000元的假冒五粮液和36瓶价值9360元的假冒茅台酒。经查,当事人鲁某从酒店回收或从他人手中购买假冒五粮液酒的标志,利用真“情缘酒”假冒五粮液酒。鲁某累计制造假冒五粮液190瓶,销售118瓶,获利23000元。雨花台工商分局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经营行为,没收假冒五粮液酒72瓶、假冒茅台酒36瓶、没收五粮液专用酒瓶548瓶,包装袋300个,五粮液标签1000个,五粮液防伪标贴2000张;没收非法所得23000元,处以罚款87000元,两项罚没款合计110000元。
8.“痛风舒”广告宣传违法案
青海某药业有限公司为了宣传药品“痛风舒”于2004年6月至2005年1月分别在省、市属媒体上发布广告15次。经查:该广告中含有多处不科学的断言,引用的数据无法提供证明资料,广告中还利用患者的名义和形象做宣传,上述发布的广告均属于违法发布,广告费用共计101000元。依据《广告法》的规定,鼓楼工商分局责令当事人停止发布上述违法广告,处以当事人罚款101000元。
9.超期使用啤酒瓶爆炸伤人
2005年4月,消费者薛先生购买的一瓶啤酒突然自爆,碎片击中薛先生的右手,经处理,伤处共缝4针。薛先生立即向六合区消费者协会投诉。六合区消协受理投诉后,发现爆炸的啤酒瓶是1997年生产的,远远超过有关部门建议使用2年的期限。六合消协与啤酒厂代理商进行电话联系,通报其啤酒爆炸伤人的经过。在消协的反复劝导下,厂家愿意承担责任,并向消费者薛先生支付医药费、误工费等费用1300元。
10.甲醛超标近4倍,消协支持得索赔
2005年5月,消费者王先生在某家具城购买了一套家具。使用几个月后,家中仍一直有怪味。检测结果家具甲醛超标3.8倍,并给王先生一家身心健康带来了伤害。王先生随即向鼓楼区消协投诉,区消协联系家具生产厂家。经过调解,厂家承认家具存在质量问题,同意按1950元原价退货,并支付家具检验费800元,赔偿消费者损失1300元。(4版《民生通道》)(编辑 芒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