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有奖评新闻
作者: 陈荞来源: 公厕玻璃门外装着防盗门,窗户上也装了防盗网。本报实习生 李琳琳 摄
本报讯(记者陈荞)良乡文化路整条街都没有公厕,路人如厕经常是去文化路小区院内一公厕,该公厕归市政管理。但市民发现,这个公厕3月初竟装上防盗门。
文化路小区院内公厕去年年底拆后,今年2月份新建。市民龚先生说,公厕新建后一直没有开门,3月初装防盗门后一直锁着,去上厕所根本不能进去。
良乡市政渣土办工作人员赵玉萍说,该厕所一直归市政管理,北关东路社区居委会将厕所拆掉并未经市政同意,“我们曾找过他们,居委会答应此处建好后仍为公厕,我们便没有追究。”赵玉萍说,当时居委会说厕所装防盗门窗是为防设施被破坏,渣土办一直不知厕所锁着门,不对外开放。她表示将与居委会联系,要求将防盗门窗拆掉。
对此,北关东路社区居委会主任史淑英解释说,原来的露天厕所没有冲水设备,一到夏天臭味熏天,小区楼里低层几十户居民多次向居委会抱怨。去年,通过召开居民代表会议,居民同意将厕所拆掉,在原地建设老年居民活动室。考虑到小区内有13户平房居民家没有厕所,居委会便将活动室靠边一间建成厕所,专供这13户居民使用,这些居民一家一把钥匙。
史主任说,厕所刚开通时,有路人曾跳窗进去上厕所,为防止厕所设备被破坏,居委会便安了防盗门窗。史主任称,厕所在院内,如何管理就应以居民的意见为主。“公厕设在小区院内本身选址就不合理,居民总投诉居委会也没办法。”她表示,不管如何,居委会仍将召开居民会议做动员,争取让居民同意拆掉防盗门窗。
公厕建在小区给居民带来不便,为何不改址建新公厕呢?渣土办赵玉萍说,文化路一带人口密度大,市政几乎每年都在寻找建公厕的新址,“但实在太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