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是西安市民的共同家园,大家应该像爱护自己的家庭、爱护自己的社区一样来爱护这座城市。”本报连日来与西安市文明办合办的《克服社会陋习倡导文明行为》专题栏目已接近尾声。昨日,记者专程采访了西安市文明办主任杨毅波。 杨毅波介绍说,西安市民公德意识总体还是比较强,这与西安古老传统文化有关系,人们也很希望市民素质高一些,城市面貌好一些。
西安市民公德意识总体在增强
杨毅波说,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加强,广大市民自觉爱护意识也在加强,市民卫生习惯通过创卫教育也在增强,农民维护公德意识也在增强,也在自觉改变自身陋习,树立一种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另外,市民公德意识的提高还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大家说话、办事、相互之间的礼节也明显比过去进步,人与人之间关系包括邻里关系比过去和睦得多,西安社区人心稳定,秩序安宁,显出一种和谐融洽的意识。
同时杨毅波说,西安是个西部大城市,周边地区相对来讲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外来流动人口越来越多,且这些年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很多农村变成城中村,很多农民又变成城里人,这些人因为长期的生活习惯,身上存在的陋习一下子很难改变,所以城区特别是城乡结合部还存有一些陋习,比如随地大小便,公众场合大喊大叫,不注意个人形象,他们觉得自己是下苦的,不需要打扮自己,这个意识很缺乏。而且,因为城市建设速度快,发展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另外西安毕竟是西部城市,经济发展、人们生活质量可能比不上发达城市、沿海城市,在一些市民心中多少存在一些自己不如人家的心态,往往在生活中或与外地人交谈中不自觉地流露出消极的情绪,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安城市形象,也影响了自己维护社会公德的信心。
增强公德意识要从我做起
杨毅波说:“西安有740万人口,维护这座城市的良好形象需要靠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西安是西安市民的共同家园,大家应该像爱护自己的家庭、爱护自己的社区一样来爱护这座城市,要像维护自身形象一样来维护这座城市形象,就需要进一步增强公德意识,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讲公德、树新风。”
在具体做法上,市民应该注意两个环节:一是贵在自觉。每一个市民都应该感到我是这个城市重要的一分子,要我文明,西安文明,在我身上体现着西安这座古老而新兴的城市形象,都要有一种自觉地讲公德和维护西安城市形象的意识。二是重在养成。因为良好行为不是天生就有,而是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一点一滴做起养成的,每位市民都应该有一个很强的公德意识,时时处处用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来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形成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
据了解,在最近召开的西安市第十三届人大六次会议上,市长孙清云提出西安要实现国家级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园林城市、文明城市“四城同创”目标。杨主任说:“这个目标令人振奋,又是一次很艰巨的任务,需要广大市民群众的共同努力,那么我们就要用我们讲公德、树新风的实际行动为实现四城同创目标做出自己应有的项献。”
文/图 首席记者 郭红文 本报记者 卢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