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两会”召开前夕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网上亮相
代表委员开博客听民意
【本报讯】昨天中午,记者收到市政协委员杨一平发来的短信:“本人已在今年深圳‘两会’前夕开通了我的博客站,地址是:http://blog.oeeee.com/yangyiping,欢迎登录,并提宝贵建议!”
据记者了解,除杨一平外,市人大代表杨剑昌、于秀峰、吴立民、肖幼美,市政协委员谭刚、朱克恒、张俞强的个人“博客”也于12日在奥一网上同时“开张”,成为我市最早一批公开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身份开通个人“博客”与网民进行交流,听取网民意见的尝试者。
市政协:考虑建立统一“委员博客”
市政协秘书长姚欣耀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支持政协委员利用网络加强与广大市民联系的做法,目前市政协正在考虑将来在专门的网站上建立统一的“委员博客”网,统一资源、统一管理。
早在前两年,市政协就开始尝试网上征民意的做法,于市“两会”召开前在市政协网站上就多个专题议政题目请市民发表意见和建议。今年,市政协对这一做法进行创新,从上个月27日起,在深圳新闻网论坛和市政协网站上为政协委员设置“网上议政”专栏,10多名市政协委员以实名方式上网就多个议题与网民交流。
市政协四届二次会议网络信息组副组长罗建林告诉记者,市政协一直关注“博客”这一新兴的交流形式,原本计划今年“两会”开通“委员博客”,但由于时间过于仓促,只好先以政协委员实名“网上议政”代之。市“两会”后,可能会再次酝酿这件事。从技术的层面讲,建立统一的“委员博客”已经没有问题。
姚欣耀认为,市政协所考虑的“委员博客”不同于目前出现的委员个人“博客”,主要是想在市政协网站或深圳市民访问量比较大的网站上专门建立,邀请一批参政议政积极性高、水平高的政协委员参加。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出于方便管理的角度,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将分散的个人“博客”集中起来,真正形成“网上议政”的大气候。
网友:支持代表委员公开“博客”
在收到杨一平委员的短信后,记者立即登录他的“博客”网,看到了杨一平的“博客”开篇词,文中介绍了他个人的简历、性格特点,以及担任市政协委员6年以来主要的参政议政事迹。在回复一位朋友的问题中,杨一平谈道,政协委员除了通过联系本界别的群众外,也需要通过他们在社会上的影响,以各种方式联系更广泛的群众,了解社情民意,并以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形式,参与国家的政治活动,集中民智、表达民意、反映人民的呼声。
记者昨晚7时30分再次登录杨一平“博客”网时,发现已有了一定的点击量,他的开篇词阅读量有36人次,评论有9条。网友普遍对政协委员开设“博客”的做法表示支持,一位网友谈道:“(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公开博客,让市民有话直接上来说,是最好的一种对话方式——强烈支持!”有的网友则把意见和建议贴至网上,包括物业法、机关公车管理、劳务工社保等问题。
作为一名从事法律工作20余年的执业律师,杨一平昨天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他的原则就是“事情开了头以后就要认真地把它做好”,开通“博客”后,他会经常浏览网友的留言,尽量做到每天花至少一小时发表帖子、回复网友的问题。
杨一平说,他强调的互动不仅是倾听和回答网民说什么,而且会把自己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平时思考的一些问题、参政议政的感受、遇到什么困难,“原汁原味”地告诉网友,就一些有争议的热点话题与网友进行讨论、交流,与网友做“交心”的朋友。包括在即将召开的市“两会”上,他会把与会的感触、想法及时写成帖子,并把部分自己撰写的提案挂在“博客”网上请网友提建议。此外,他还会邀请自己在海外的朋友和认识的华侨华人上网浏览和发表意见。总之,通过多方参与,使“博客”成为理性表达的“讲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