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奖评新闻
两届茅盾文学奖得主新作《知在》表达命运之不可控;直言开始怀疑历史仍然坚信写作
张洁依然还在写作,尽管她即将进入古稀之年。虽然曾两捧茅盾文学奖,但她依然坚持每一部新作尝试新的风格、新的题材,她说自己总喜欢“试一试”。《知在》是她的最新小说,一个披着“悬疑”外套的小说。但在这部小说中张洁试图表达的却是一种命运的不可掌控,一种隔绝,以及她自己对历史的怀疑。张洁说她不介意别人是否喜欢她的作品,不喜欢这个故事的人,可以把它扔在一边,但“哪怕天下人都讨厌我,我也会因为这些文字而活得自由自在”。人物
张洁,1937年生于北京市,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1978年7月,第一部短篇小说《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发表,1981年创作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2004年,她又凭借《无字》再次获得茅盾文学奖,成为首位两次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家。
《知在》情节简介
叶楷文曾经在龟兹遭遇奇异的沙暴,影影绰绰中仿佛遭遇了前世今生,之后他获得了对艺术与绘画的奇异直觉。多年后从海外归来,他买下北京一个旧日王府的府邸,准备做私人博物馆,意外地得到半幅晋画。他本打算把这幅平凡无奇的画扔掉,但却在随后知道了隐藏在这幅画背后的故事。《知在》的时间跨度从晋代一直到清末,再到现代。
题解
任何具象都承担不起‘知在’
新京报:看完这部小说之后,我首先想问你的问题是:是什么给你灵感,让你想提笔写这样一个题材的故事?
张洁:这个问题真的不好回答,不是它的深奥,而是它的不确定性。如果说,我创作生涯初始的灵感,是来自身边的一张椅子,或一个面包等等,那么现在的灵感,可能是来自一缕气息、一片光影。有时我久久地仰望什么也没有的天空,好像天空中正飞着一群野鹤,那些视野中根本就不存在的野鹤,着实让我惆怅,因为,我既不知它们会在哪里降落,又对它们一无所知。可是,指不定什么时候,它们中的一只就会突然落在我的肩上,如此地突如其来,如此地不容犹豫。比如有这么一只让我动容的野鹤,十年前就落在了我的肩上,只是不久前,我才把它写在一个短篇里,这个短篇即将发表在今年第四期《人民文学》杂志上。为了寻找一个适宜它栖息的枝头,十年,我等待了十年。它们一定知道,我对它们足够的耐心和深情。所以还是不要探究《知在》的来处吧,如果喜欢就读它,如果不喜欢就扔了它,没有关系的。再没有什么能像我的文字那样,让我从容地独立于世。我曾狂妄地说过,哪怕天下人都讨厌我,我也会因为这些文字而活得自由自在。
新京报:为什么会选择晋代和清末这两个历史时段来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因为这两个时期都是乱世,因而会有更多的不确定性提供给小说的创作吗?
张洁:不知道。有些作家也许能够理解我的说法:即小说以及小说中的人物何去何从,有时并不以作家的意志为转移。当然,所有的不确定性,都会是我的兴趣所在,但不确定性未必就是乱世。说到底,乱世的不确定性多少还可以触摸,而有些不确定性,真是不确定得让人绝望。
新京报:《知在》是一个看起来很难理解的名字,我看你曾经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它表示的是一种态度。那具体是一种什么态度?
张洁:就是一种态度,这已经是非常详细而又包容的回答了。有些事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比如谁能说得清楚“缘”的由来。
新京报:《知在》中的叶楷文本来是一个对古画、对艺术没有什么欣赏力的人,在经历了一次沙暴之后,却突然变得对鉴赏古画有种超强的能力。这让小说一开篇就充满了诡异的神秘力量,而这种力量一直延续到小说的结尾,尤其是在最后写到贾南风的故事时,越加明显。请问,这种诡异的、神秘的、未知的东西也是你想在《知在》中表达的?它正好和题目“知在”形成一种鲜明的对比?
张洁:我没有把“知在”强加在任何情节或是人物身上,书中所有的诡异只是情势所趋。再说一次,“知在”是一种态度,是任何具象,比如情节、人物所承担不起的。
怀疑
历史不过是胜利者的历史
新京报:阅读《知在》的时候,我会觉得故事情节一环套一环,情节的推进很紧张,同时,发生在各个人物身上的故事,总是让我觉得很紧张。小说始终让我感觉到有一根弦在紧绷着,直到最后小说结束。这也是你的有意为之吧,为什么会想营造这种“紧张”的感觉?
张洁:不是有意营造的。比如那张“脸”,恰恰就在那时来到,在前几章里,他无论如何不愿出现。当我写到那里的时候,自己都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新京报:贾南风是一个很少被写入文学作品中的历史人物,你选中她进入这部作品的理由是什么?
张洁: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对许多已经有了定论的东西开始怀疑,对“历史”充满了不敬。我觉得历史不过是胜利者的历史,所谓胜者王侯败者贼;历史也是史家的历史,史书常常带有史家鲜明的烙印,他们的好恶、态度、观念、立场等。我说过,与其相信历史,不如相信大事记,某年某月李自成进京,某年某月乾隆爷驾崩等等。我甚至在《无字》中借人物之口,十分偏激地说过,“历史除了人名是真的,其余都是假的。小说除了人名是假的,其余都是真的”。我写作《无字》的时候,为确认史料的准确性,走访过不少地方,即便非常具体的地点也都难以确认,不过几十年方才过去,要是时间更为长久的过去会怎么样呢?我们了解的贾南风,无非是史家笔下的贾南风。我从小历史就考不及格,其他学问功底,也是薄纸一张,完全没有资格对她做什么结论,更没有为她翻案的意图。我只是觉得,我们看到的事物不过是它的一个或几个侧面,很多情况下,我们并没有掌握它的全貌,它的本质。不敢拿别人做比,只得拿自己说事。我虚伪的时候很不少,出于情面、出于关系、出于私心,明明不想干的事不得不干,明明不想说的话不得不说,明明讨厌透顶又不得不应酬……更不要说还有不少装孙子的时候。我时常感叹,谁让我们无法脱离群体生存!群体是相当磨灭个性的一种力量。我自己原来也不知道,自己竟是个怀疑论者。贾南风不过是历史大海中的一颗沙砾,她不在《知在》中出现,另一颗沙砾也会在《知在》中出现。
收获
明白命运不能掌控
新京报:书中很多人物的命运其实都是被一种神秘的力量所牵引着,比如叶楷文和两个格格。你是否觉得人的命运都是被动的,是自己很难掌握的。
张洁:我年轻的时候以为,许多事情经过自己的奋争是可以改变的,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终于明白命运不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还有一句颇为有名的话:性格即命运。这样说,命运又好像是可以触摸的,可性格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在我看来,无论从哪一头说,都是无法下结论。这也许正是艺术家们孜孜不倦,试图从各个角度探得究竟的原因吧?
新京报:小说中安吉拉的形象给我印象最深。一个孤女,为了得到爱人,杀掉了爱人的妻子。她在爱情上很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甚至知道得固执,偏执。而另一方面,她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她对父母的了解几乎等于零。这让我有一种设想:如果安吉拉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是否还会那么偏执地爱?我们似乎永远不知道我们的下一步将走向哪里。
张洁:其实我也不知道,如果安吉拉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结果会怎样。这也许就是我们上面说到的命运。
新京报:你曾说过《知在》是你的一个挑战和尝试,也是看自己是否能够接近那神秘的力量。那么你觉得你在写作中接近了吗?
张洁:当然没有接近。感觉到它,却无法接近。
主旨
我喜爱永世的隔绝
新京报:贾南风和一痴的故事显然是整部小说中最让人震撼的情节。爱本来是很柔软,很缠绵的,但却在贾南风他们的故事中显得无奈、暴力,甚至血腥。为什么想描写这样一种爱情?
张洁:这个人物的爱情我也没法控制,那样一个性情极端的、专权的女人,难道会有一个三毛式或琼瑶式的爱情吗?上面说过,性格即命运。是不是也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爱情。
新京报:李敬泽在评论中说,《知在》不仅仅是写爱恨情仇的,它写的是一种永世的、普遍的隔绝。你赞同这种说法吗?
张洁:当然同意。我几乎没有过不隔绝的感觉,可我认同、甚至喜爱这种隔绝。
新京报:而在我看来,《知在》就是想通过这些离奇的,一环扣一环的故事讲述一种我们未知的神秘的力量的存在。而这种力量其实能够影响我们的命运,我们的人生。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命运才充满着无数可能性?
张洁:谢谢你的理解。你看,尽管不能预测《知在》在读者中的反响,但我至少有了一个理解《知在》的读者。
新京报:写作风格的转变,会不会让自己觉得在写作过程中有一些吃力?在《知在》中还是有一些情节的起承转合比较突兀,你注意到了吗?
张洁:谢谢你能这样提出意见。但我有意追求在一个较短的篇幅里,浓缩更多的内涵,表现更大的张力,最好能达到让人喘不过来气的那种张力,所以急骤的跳跃和转折是不可避免的。对我来说,第六章是难度最大的一章,有些地方至今我还觉得遗憾,实在对不起读者了。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甘丹《新京报》新闻热线:010-63190000 、010-9609633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