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s.sohu.com/ccc.gif) |
|
有奖评新闻
将建成绿地亲水广场,天字码头也将搬迁至此,2010年珠江游请到大沙头
新快报记者 陈红艳 徐静 实习生 吴茵 唐晶晶 通讯员 穗规宣
4年后,广州市民和游客夜游珠江,将不再从天字码头上船,而是从大沙头港湾广场上船。广州市规划局昨天透露,大沙头港湾广场规划被批准实施。改建后,天字码头将搬迁至该港湾广场。在成为珠江游最重要上落客点的同时,大沙头还将成为市民亲水休闲的绿地广场,珠江沿岸步行带同时打通,市民可直接从沿江西一路走到二沙岛。
二手商品市场将变为绿地
在市政府的珠江两岸景观整治规划中,大沙头港湾广场是重要一环。城市规划设计所副所长王玉介绍,包括大沙头地区沿江路以南、江湾桥脚至海印桥之间约8.7公顷用地在内的规划实施后,珠江边又将多出一大片城市绿地广场。
根据规划,广场由西向东约900米的距离里,分为商业娱乐区、休闲广场区、客运码头区、生态公园区四部分。一条东西向通道将景观轴线从广场一路延伸到二沙岛,一条南北向景观走廊(大沙头三马路)则联系广场与珠江水。
为了能让市民与母亲河亲密接触,大沙头港湾广场将在珠江岸边设计若干个亲水平台和台阶通往珠江。同时,广场内部设计了丰富水景和花卉园景,保留原有大树,还将广种树冠浓密的乔木。到2010年广场建成,这个阴凉清爽的所在,将成为市民休憩、旅游和亲水的好去处。
“乐士文号”矗立江边缅怀历史
值得一提的是,在港湾广场南北景观走廊上,将规划放置1∶1比例的“乐士文号”飞机,还将放置孙中山、宋庆龄、杨仙逸等名人雕塑。因为,在上世纪20年代,大沙头就是孙中山大元帅府航空局(红楼)所在地,也是孙中山领导下的中华民国军政府在广州组织研制成功的中国第一架军用飞机———“乐士文一号”的制造场所。
不过,在解放后,大沙头成为广州的重要客运码头,曾有过万人登陆的景象。到上世纪90年代以后,该地仓库逐渐被改造利用为布料市场和二手商品交易市场。“大沙头的变迁可谓广州历史的一个缩影。”该规划设计所工程师何嘉宁称,为建港湾广场,现有的布料市场和二手商品交易市场将拆迁。现在,二手市场商户很多已经搬走了,布料市场暂时还在。
天字码头将搬至大沙头
规划方案还对客运码头进行了概念设计。客轮码头地上建筑面积4632平方米,地下商业建筑面积1565平方米。规划尽量减小建筑体量,并利用部分原有旧仓库加以改造加固,使之适合现代客轮码头的功能要求。原有旧仓库的屋架部分,由新的三角形采光天窗的钢架屋顶代替。
何嘉宁称,待大沙头港湾广场建好后,天字码头将搬迁至该广场,旧有天字码头将改造成供市民休闲的滨水景观广场,不再承担珠江游等客运功能。“大沙头港湾广场今后将成为珠江游最重要的上落客点。”
同时,规划为解决机动车停车问题,充分利用广场各建筑的地下空间规划建设机动车停车场,在广场最西端和靠近码头候船室的广场旁边设有地面停车;靠近中心广场和客轮码头综合楼位置布置了港湾式出租车停靠位和公交车上落站。图:大沙头港湾广场规划效果图。
大沙头港湾广场规划
根据规划,广场由西向东约900米的距离里,分为商业娱乐区、休闲广场区、客运码头区、生态公园区四部分。一条东西向通道将景观轴线从广场一路延伸到二沙岛,一条南北向景观走廊(大沙头三马路)则联系广场与珠江水。在珠江岸边,还将设计若干个亲水平台和台阶通往珠江。
“天字码头”名字由来
天字码头是广州目前使用时间最长的珠江轮渡码头,清雍正年间形成,已有280年的历史。关于其名字的由来,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取“第一码头”意,人们常以“天”表示第一,天字码头是广州最早的一个码头,即第一号码头。也有说天字码头以前是接送官员的专用码头,所以被老百姓称为“天字第一号码头”,“天字码头”就这样被叫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