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奖评新闻
文/记者 罗 芸 实习生 彭怡冶 图/特约通讯员 黄 海
发明一台在烂泥田里也不下陷、耕收合一的农机,是荣昌农民贺成祖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一梦想,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他开始独立研究,把自己少年时的理想慢慢变为现实。
贺家牛“贺家牛”已注册了商标。
3月1日下午,荣昌县仁义镇和平村。太阳在云层中穿行,不时透出耀眼光芒。
村民贺成祖把自己的“贺家牛”模型,从黑黢黢的屋里,搬到离家最近的田块里“晒太阳”。
“贺家牛”远观像部加了顶棚的手推车,只是前方加设了用于将稻谷脱粒的装置,两个轮子更像铁制的刷墙用的滚筒,腹部向后翘出根“尾巴”供人坐。群众对“贺家牛”表现出极大兴趣。
这头形状怪异的“牛”,引得七八个过路农民围拢看稀奇,纷纷问:“这是啥?”
“这是我发明的‘贺家牛’,可以收谷子的同时还可以耕地。”贺成祖得意地大声说。
“收谷子的时候会陷到稀泥巴里吗?”观胜镇路过此地的农民颜克杰跳下摩托车,也来凑热闹。
“当然不!”贺成祖激动起来,声音在田野里回荡。
“吹!到现在我还没看见过不陷的农机。”颜克杰有些不信,围观的也随声附和。
“这个轮子叫耕作轮,是得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发明专利的哟,啷个会陷呢?”贺成祖气了,指着下面的滚筒状轮子:“没见过吧?”他又指着“牛”腹部与“尾巴”相连的地方,那是一块0.2平方米大、叫做“降沉滑行板”的装置:“这块铁板也承重,人坐上去都不会沉。”
“看,收割时人坐在板凳上掌握方向。谷子‘站着’被卷进来脱了粒,再被下面轮子的刀片割倒。全世界目前只有我这一台是先脱粒后割倒哟。”贺成祖干脆坐上板凳示范起来。“贺家牛”在水田里也不下陷。
一位老农问:“这‘家伙’要好多钱?”
“到时可能1.2万元一台。”
“恁个贵?”
“可以租给别个耕噻,1小时耕1亩地,每亩地收60块,不到一个月本钱就可收回。”
“那你这台卖不卖?”
“这台啷个能卖呢?”贺成祖爱惜地拍打着“贺家牛”的外壳,“我准备把它放进我自己的博物馆里,出价再高也不卖。”
农民想搞新农机贺成祖正在安装“贺铁牛”。
2003年,贺成祖衣锦还乡,投入20多万元承包了其他农民的800亩土地种麻竹,搞水稻制种。
地里每年需要四五十个耕作,由于外出的男性务工农民多,只请到了10个妇女,每天翻1.5亩地,劳力钱是120元。
人工费太高。他先后买了5台旋耕机,花去2.1万元,而机器在水田里下陷后就不能用了,还得请人来抬它。最终,他20多万元打了水漂。
这时,贺家的“老窖”已不到两万元了,而读高中的儿子每年花费就近1万元。但贺成祖没有选择再次外出打工,他的少年时的一个梦想重新撞击着他的心。贺幼时,一家生活全靠母亲。因为劳力差,他母亲每天只能挣到7.5个工分,相当于4分钱,家里买1斤1毛7分钱的盐都得算了又算。贺成祖当时就想,要是能发明一种可以帮助妈妈挞谷子的机器就好了。可当时因为家穷,连上学都上不起,更别说发明机器了。这个梦想,一搁就是40年。
研究机器的酸苦
贺成祖说:“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民,最知道农民苦在哪里、需要什么。发明不下陷的耕收机,在解决农民困难的同时,我也可以把失去的老本捞回来。”
2005年1月,贺成祖放弃其它生意,抱回几百块钱的机械书籍,夜以继日地学习理论知识。
贺成祖的妻子唐洪俊说:“他呀,晚上弄到两三点钟才睡。想到个啥没弄好,就又爬起来弄到天亮。镇上稍微懂点机械的人都被他缠住请教过。”
对于没有基础的农民来说,每一点进步都极为不易。正值去年春节前夕的一天,贺成祖架着一台农耕机在冬水田里揣摸,因为下面的滑板方向上反了,机器一开就往田里钻,人也摔进了冰冷的水里。
当时人们把浑身湿透的贺成祖抬回家去时都说:“这么冷,贺成祖怕活不成了!”暖和一阵,贺成祖却高兴地爬起来嚷嚷:“我醒豁了,我醒豁了!”
根据这一启发,他将“贺家牛”的降沉滑行板做成雪撬前端向上翘的模样,避免机械进田越陷越深。
默想和钻研让贺成祖变成了个“木头人”:妻子叫吃饭,他只顾埋头弄机器,不理也不睬;人家挞谷子,他坐在田埂看得入神,一坐就是半天。
由于没了收入来源,家里顿顿吃萝卜、青菜,十几天也难见油腥。唐洪俊说:“看见人家吃肉,我就流口水,回家关起门流眼泪。”而贺成祖在极费脑力的情况下,营养跟不上,常常晕倒在机械旁。人们看见他这个样子时都说:“一个农民,能研究出啥来?看,他现在已经疯了!”
由于缺钱,贺成祖的七八个失败的机器模型,都是用的从镇上废品回收站收回的角钢。到去年8月,贺成祖买颗螺丝的钱也没有了。他找到在外打工时认识的一个朋友,借回了5000元钱,研究工作才得以继续。
没多久,因经费短缺,研究又无法进行。他打电话向荣昌县委书记江绍中求助,告诉他自己的梦想和研究进展。没多久,副县长周勇带着3000元钱来到和平村,贺成祖才终于有了将纸上图形变为模型的钱。
专家鉴定
贺成祖家背后有一块长方形约1亩大小的旱地,这是“贺家牛”的初试场。至今还留着试验时挖沟、耕作的凹槽。
“在这里试验了几百次都失败了,有时候就把手上的工具狠狠摔在地上发泄。平静一会儿,想到理想没实现,又把工具捡回来重新干。”
在贺家,记者见到了几千公斤的废齿轮、废角钢,这都是失败的“作品”。贺成祖带记者到鸡圈里,找出2005年1月制的木架,这是我做的第一个模型框架。他忽然把木架子丢下,捡起一个用红色打包绳作连接的、用小指粗的竹枝拼成的架子:“哦,这个才是最早的模型。”
去年9月,贺成祖在初试场上试验成功,把“贺家牛”开到一个名叫“烂泥湾”的田里耕田。烂泥湾泥脚很深,牛耕时淹得只剩下牛头和牛背浮在泥面。贺成祖说,当“贺家牛”下去时,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深深地陷下去不能动弹,而是浮在泥面上前进。
心里有了底后,贺成祖将“贺家牛”赶进一块叫“六挑谷子”再生稻田里,基本实现了自己的耕收目标。在收割六挑谷子田时,重庆市农业机械鉴定站高级工程师陈洪也在场。
陈洪说:“在重庆这样的丘陵地带,烂泥田较多。防止机器下陷是各个农机生产厂都在努力攻克的难题。”他介绍,现在日本较先进的洋马收割机,在泥脚深到15厘米时,行走就变得笨拙;泥脚有20厘米深时,就不能动弹,无法完成收割任务。
陈洪说,贺成祖的农耕机,存在转弯半径过大等问题。由于贺展示的“贺家牛”只能叫模型,而且是在长势较差的再生稻田里收割,无法判断其收割时稻谷的损耗大小。
他认为,“贺家牛”要走向市场,还必须经改良后由专业工程师画出图样、制出正式的机械后才能判断。但像他这样,以一个农民之力,在毫无理论基础和经费保障的前提下钻研,的确难能可贵。
目前,贺成祖已将“贺家牛”注册了商标,并组建了公司,准备让“贺家牛”通过农机鉴定站鉴定后,将其推向广阔的市场。
来源: 华龙网 2006-03-15 03:5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