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桠
台湾“教育部长”杜正胜近来被媒体称为“新闻部长”,有关他的“新闻”频频成为媒体头条。一会儿是送挽联把“典型宛在”写成“典型苑在”,一会儿又批评著名诗人余光中提倡多学文言文是“脑筋转不过来”,是“掉队”。 结果却被余光中反唇相讥:“我脑筋没问题,是他脑筋转得太快,见风转舵”,“如果学好文言文,也不会闹出‘典型苑在’的笑话。”
杜正胜与余光中这一番“交火”,焦点仍是台湾中学教材中的文言文所占比例问题。此话题在台湾已讨论多时。从杜正胜之前的“‘小桥、流水、人家’与台湾无关,不用学”,到今日“教育部”送出“典型苑在”挽联,余光中倡导“抢救国文”的必要性已不证自明。值得深思的倒是,力主削减文言文教材比例,盛赞“日本殖民教育”,公开支持“台联党”参拜靖国神社的杜正胜,在成为最不得人心的“独派阁员”之一、54%的台湾民众认为其应被撤换的情况下,仍稳坐“教育部长”的位子。原因何在?余光中一语道破:“他脑筋转得太快!”———“及时”转到了“台独”路线上。
曾几何时,杜正胜还是一个“对中国孺慕情深”的少年,喜欢并研究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古代史。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他的“台独”色彩日益显露,在担任台湾“教育部”顾问期间,提出了“同心圆”历史教育规划,声称台湾的中学历史课应改变过去以中国为中心的历史研究及教育观念,改从台湾出发,先认识台湾。2000年民进党上台后,杜正胜官运亨通,先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再任“教育部长”。
民进党当局青睐杜正胜,是希望他充当教育领域“去中国化”的急先锋。杜正胜果然“不负重托”,上任后即大幅删减文言文教材比例,要求有“中国”名称的学校改名,与反对“去中国化”的人士大打“口水仗”,任凭民意代表猛烈抨击、学者专家口诛笔伐,“我自岿然不动”。
杜正胜如此肆无忌惮,皆因有恃无恐。他深知自己站在推行文化“台独”的最前列,虽然有时言多有失,但却说出了许多民进党当局领导人的“心声”;即使有时被阁揆斥之为“话多”,但“政治正确”,“瑕不掩瑜”,民进党怎舍得让这样的急先锋下台?!
但杜正胜却忘了,历史的真相不容抹煞,文化的渊源也无法割断。台湾岛内的有识之士早就指出,海峡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想要割裂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只能是笑话一场,最终走入死胡同。“脑筋转得快”的杜正胜若再一意孤行,就算目前官位无忧,只怕难逃在历史上留个“脑筋有问题”的名声。
《人民日报》 (2006年03月15日 第十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