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晁阳通讯员李曌)《常女士征“妈妈”欲弥补母爱缺憾》经本报报道后,关心常女士的读者纷纷致电想弥补常女士多年来的缺憾,同时常女士征“妈妈”的事情也引出了法律的空白,系列问题令常女士棘手。
常女士征“妈妈”的消息见报后,从昨天早晨8点开始本报热线电话就一直响个不停,今年65岁的肖“妈妈”是位从军校退休的老教授,她在电话中说:“我是60岁退休的,儿子和媳妇都有,但是都不在一起住,不一定能够给常女士当“妈妈”,但是看了报道后,对常女士的处境表示同情,就是想从心里关心常女士,可以做常女士的知心阿姨,我的经济收入比常女士要高多了,可以给常女士打电话,陪常女士讲知心话,可以陪常女士一起出去玩……”
特别要说的是今年72岁,家住西安市西二环机械化公司家属楼的罗桂英,在获知常女士征“妈妈”的消息后,借别人的电话对记者说:“我和老伴一直没有儿女,老伴在14年前去世后,就一个人孤独地生活,现在依靠老伴单位给的402元维持生活,我有自己的住房,身体非常的健康硬朗,从来没有生过病,我也曾经想过给自己找一个女儿,可是就是找不到,现在不想错过常女士征‘妈妈’的机会……”
从早晨上班到记者发稿时,共有34名准妈妈打来电话想当常女士的“妈妈”。 经过记者和常女士的认真挑选后,有9名准妈妈基本符合常女士的要求。
由于很多准妈妈想更多的了解常女士的情况,经过记者和常女士的再次沟通,常女士说:“我很感谢三秦都市报给我了一个征‘妈妈’的平台,也很感谢这么多‘妈妈’的厚爱。我本人45岁,有过心脏病史,有过5年的婚史,没有生育过,离婚近20年来,一直是一人生活到现在,我只找母爱不找伴侣,也谢谢一些男士的关心。然而现在让我最担心的是,我这样做的行为能不能够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支持,我也为此事咨询过律师,好像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法律规定,不知道后面的路应该怎样走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