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有奖评新闻
近日,读者杜先生反映:东陵区文萃路南塔小学西边的道路指示牌,将“天后宫”的方向指向了相反位置。一些出租车司机反映:一些单行线不尽合理;一些丁字路口不该设置右转信号灯……为此,记者走访了交警部门有关人员,他们表示,今年交警承诺办12件实事,其中包括解决不合理的交通标线,让市内交通线明车畅。
阡陌纵横管理不易
据了解,沈阳市区内双向6车道以上的主干道,多达88条;双向4车道至6车道的次干道,达145条;三四级支路不计其数,多达千余条。众多的街路都涉及到规划标线,设置标志、护栏等道路设施,进行道路交通管理。目前沈阳街路上的一些标线、标志、护栏等道路设施,仍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
警示标志过于冗长
警示标志应该起到提醒、警示司机驾驶行车的目的,如学校前、铁路道口、岔路口、急转弯、事故多发地点等等,其形式应该醒目、简明扼要,让司机一目了然。然而,不少警示标志的文字却过于冗长,字体过小,没等司机看明白,车辆便飞驰而过,根本起不到警示作用。
当天下午,记者在南市场附近一些禁行路口看到,禁止车辆通行的提示性标志下面,详细写明禁止通行的车辆种类、排气量、准许通行时间等等,文字过多,司机干脆没法看清楚。
记者在大二环高官台附近看到,几个通向二环的没有灯岗路口处,都设立了三角形的“让行”标志。司机们看到“让行”标志,已经明了驶上二环前要观察、礼让。可是,该“标志”觉得还不够,非要在三角形标志下面,写上“支路让干路先行”字样不可,司机们根本无暇顾及。
路牌乱指一头雾水
纵观沈城街头的不少指路标志,对知晓地况、路况的人倒不打紧;一旦外地人开车来沈,准弄得晕头胀脑不可。记者上街转转,发现一些指路标志早该“下岗”。因为它所指示的街路、地名等,早已随着城市改造或更改、或消亡了。如和平区八马路指路标志上的“新华广场”,早已不复存在。青年大街上的几座平台桥早已拆除,一些指路标志还习惯写着“一经桥”、“三好桥”等等。沈阳市体育场早已改造成休闲体育广场,一些指路标志却依然“怀旧”般地指示着“体育场”。
一些指路标志指路过早,还缺乏连续性,让人难以掌握。从张士路口刚刚进入市区不久,就会看到指路标志上标注了“沈阳故宫”。可是,按照该指示方向行进一段路程后,却再也不见了“沈阳故宫”的指路标志。外地人便误以为“沈阳故宫”就在附近,只好就地打听,结果生出笑端。
沈河区南顺城路上的指路标志标注上了“本溪”,本溪距离沈阳大约70多公里路程,此处又不是城市出口路,提早指点“本溪”,实在令人费解。
导流带宽,护栏遭损
一些路口状若斑马线的“导流带”,由于过于宽大,致使挤窄了行车道,不仅没起到规定机动车行车轨迹的作用,反而造成机动车拥堵。记者沿途看到,不少三四级支路、里巷的路面标线已模糊不清,有的索性看不到标线,显然施划不及时。本报高级记者邱宏摄影潘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