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东灵和学生们在一起
据《南风窗》
“你要把记者领来,就别怪我不给你面子!”王东灵在电话里“威胁”道。
听她“威胁”的是河南三门峡市湖滨区委宣传部长石旭民,他是应记者之托,约请王东灵接受采访的。此前,记者或托请当地朋友或直接打电话约访她,已数次被拒。
据说,央视等电视台记者先后寻访王东灵,均铩羽而归,她连面也没让他们见着。去年底,她获选“2005感动中原年度十大人物”第三名,但死活不愿去郑州参加颁奖典礼,后来虽勉强去了,但却拒不发言、不接受媒体采访。
2006年1月23日,记者在多次约访无果后,索性做了不速之客。王东灵无奈之下接受了采访。
支教是为寻求快乐
在2003年8月之前,王东灵是河南省秦岭金矿职工医院的一名化验员,她在这个岗位上已工作了9年,既没受过奖励,也没受过处分,外界对她一无所知。但就在这个月的月底,王东灵作出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决定:一个人跑到贵州省紫云县山区的中洞小学义务支教!
她是悄悄前往的,事先向单位请了半年长假,也没告诉家人。
如果只是去山区支教,事情还没有那么轰动。但时年31岁的王东灵,是个漂亮的未婚姑娘;她去的地方,是亚洲现存唯一的穴居部落———贵州紫云县中洞村,全村19户人家、87口人全住在一个溶洞里。王东灵一到那,就把铺盖卷搬进溶洞,白天教孩子们读书认字,晚上帮村民干活,一呆就是一年。2004年3月,一名河南记者听说王的事迹后,专程跑到中洞村去采访她。王从此进入了大众视野。
独立制片人周彤在中洞呆了十几天,为王东灵拍了50盘带子。他制作的《中洞纪事》在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开幕式上放映时,很多观众看得流下热泪。但直到他结束拍摄离开中洞,王都没有正儿八经地坐在镜头前,接受过他的采访。
在她不多的话里,有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我来支教,肯定不是一时冲动,为的是寻求快乐。”
亚洲唯一穴居部落
王在金矿的同事向记者介绍:东灵这个丫头,内向,稳重,不爱化妆,连眉也不文,有点儿空就看书,心中想法从不轻易向人透露。就连她的父母都摸不透女儿的心思。
王妈妈最大的心事,就是东灵的婚姻问题。王妈妈托亲戚给东灵介绍过好几个对象,条件都不错,东灵连面都不见,实在拒绝不了,跟对方打个照面,扭头就走,把王妈妈气得不行。
而王东灵要来“寻求快乐”的中洞又是什么情况呢?
中洞是个巨大的溶洞,里面住着的87口苗族人几乎与世隔绝。经国家旅游局考证,这支苗族部落是亚洲现存唯一的“穴居部落”。因为峭石林立,这里没办法修路,没办法大面积种植庄稼。
村民都很穷,连个灶台都没有。每家都是在屋里地上挖个坑,用3块石头支起锅做饭。穷到什么程度?“你看看街上的乞丐,就知道他们穷到什么程度了!”王东灵后来跟记者说。
三门峡市湖滨区委宣传部长石旭民跟记者说,中洞里的成人几乎都有风湿病、关节炎。有史以来,中洞里没人活过60岁。农户在中洞里喂养的猪,稍大些就站不起来了,整天趴在猪圈里。
但中洞却还是个教学点,因为中洞周围十几个村子,连学校都没有,那些孩子们都得到中洞来上学。王东灵到来之前,中洞只有两名代课老师、十来名学生。代课老师是小学毕业生,每月工资30元,下了课就回家干农活。由于师资缺乏等原因,学生学习水平令人担忧。
中洞岁月在改变她
在周彤拍摄的《中洞纪事》里,一天下午,王东灵向中洞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提问———“你长大了想做什么?”“你最喜欢的人是谁?”让王东灵感到吃惊的是,孩子们的答案惊人地一致:“长大最想做农活,最喜欢的人是爸爸妈妈。”这些回答刺痛了王东灵的心。
周彤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里的人不仅受着贫穷的折磨,也受着没有文化与懒惰的苦。王东灵很想帮这些孩子,但是看到的人性阴暗面又让她不想继续呆下去。他说,中洞的老百姓确实善良、纯朴,王东灵与当地人相处得特别好,人家都觉得她已经是这个村的第88名村民了。
但一名去中洞采访过的记者说,王东灵本来是怀着单纯的理想去支教的,但后来却很无奈。当地的穷困山村很多,而中洞是该县广为外界所知的扶贫点,是个“典型”,因而吸纳了国内外大量的注意力和钱物捐助。当地政府派人管理、分配这些财物。王东灵性格直爽,看见不对的事情就要说,说了不起作用,时间一长,她也不说了。看来,中洞的岁月也在改变她。
三门峡一名干部对记者说:“这里的人怎么改造也没用,因为这根本就是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方!”他说,因为烧柴做饭、取暖,村民把树都砍光了,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迁出来。
王东灵也认为中洞人应该迁出来,但王东灵反问记者,“你就是劝这十来户搬出来了,周围还有成千上万户比他们更穷的农户,怎么办?”
事实上,当地政府曾在中洞下面的一块平地上盖了房子,动员中洞居民搬迁。但是,村民们下去住了几天,又都搬回中洞了。新房里没水、没电,屋顶低,不宽敞,而且还漏雨,处处都让他们不习惯。
对话王东灵
记者(以下简称记):有报道说,你在中洞并不快乐,与那里的人关系也不融洽。是这样吗?
王东灵(以下简称王):我为什么不快乐?你什么都去想肯定不快乐。我跟那里的人当然融洽!那里的条件决定了他们的精神状态。不能单纯指责山里人愚昧。他们愚昧是有根源的,我们要是解决这个根源,中洞人并不懒惰,要是懒惰,他们吃什么呀?外面人的精神并不比那里的人“富裕”多少。
记:当地政府安排中洞的人搬迁,事先有没有征求村民的意见?
王:不知道。咱又不跟政府打交道!
记:根据紫云县旅游局的安排,未来中洞将被开辟成一个景点。如果成了旅游景点,中洞人的生活会有所改变吧?
王:那得看当地的整体发展,光把那儿弄成个景点,没人去,也改变不了什么。
记:为什么你不接受社会各界给你的荣誉呢?三门峡市教育局、秦岭金矿,甚至你以前所在的医院,都在组织全员开展“向王东灵同志学习”的活动,你怎么看?
王:这叫什么荣誉?对我来说不是荣誉。以前我也从来没有受过奖,对不对?那些“学习”都是喊喊口号……我有什么值得人家学习的?我只做了一件自己愿意去做的事,不想接受那些附加的东西。我找的是责任,找荣誉干吗?
记:你想当一辈子志愿者吗?
王:我不想那么远。我还不知道我这是个“志愿者”哩,我也没听说过什么NGO(非政府组织)。我只知道我想做的事,我去做就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