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莹波 实习生 黄楚文
今天是消费者权益日,中国消费者协会确定的今年3·15主题是“消费与环境”,即促进市场秩序的规范,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保障消费者的安全权;倡导健康、文明的消费方式,节约资源;减少消费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那么我市消费者有没有获得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呢?记者在街头随机调查采访市民50人,并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请市民回答。
1、您在消费时有安全感吗?
2、作为消费者,您有“上帝”的感觉吗?
3、如果没有安全感,是否曾经遭受过商家欺诈?如遭受欺诈,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
4、在遭到欺诈后有没有进行投诉?如投诉,是否得到解决?
5、您对哪些商品最缺乏信心?
在调查中,共有31人表示在消费时有安全感,占被调查人数的62%;其中有20人表示自己有安全感,是对自己的辨别能力有信心,而不是对消费环境有信心,这占被调查者的40%。市民盘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说,“虽然我认为消费时有安全感,但只是因为我能够识别假冒伪劣产品,这并不代表就会一定‘安全’,我就常常在买东西过后发觉自己受骗了,比如说买水果,缺斤短两是常有的事,不过每次买东西我还是很有信心。”有19人明确表示在购物时缺乏安全感,占被调查者的38%,理由是对商家诚信缺乏信心。
有41人表示在消费时从来没有过“上帝”的感觉,占被调查者的82%。市民邓小姐表示,“对于很多商家来说,在消费付款之前顾客也许是‘上帝’,但在消费付款之后,商家就成了‘上帝’。”仅有18%的市民(9人)表示在消费时会有“上帝”的感觉。
调查中,有36人表示曾遭受商家欺诈,占被调查者的72%,而遭遇的欺诈手段主要集中在商品销售时存在短斤缺两与假冒伪劣两方面。市民蒋女士表示,“前段时间,我在一个水果摊买了3斤水果,果摊老板还向我保证绝对足秤,少一两赔一斤。结果我回去一称,足足少了4两,跟老板理论,他非但不承认还跟我吵架。”家住奇峰小筑的刘先生表示,近日他到某菜市场里买牛肉,回到家里被家人嘲笑才知道是自己用买牛肉的价钱买了猪肉。仅有28%的市民(14人)表示自己没有发觉曾明显遭受商家欺诈。
在表示曾遭受商家欺诈的36人中仅有3人在发现被欺诈后向有关部门投诉,仅为被欺诈者的8.3%,占被调查者的6%。曾经向有关部门投诉过商家欺诈行为的市民周女士表示,我到有关部门投诉商家欺诈行为时,感觉有关部门还是比较重视的,但因商家的问题,调解结果不太令人满意。而遭受欺诈后没有投诉的市民竟占了受欺诈者总数的91.7%(即33人),理由是事情太小,没必要浪费太多精力。市民李先生表示,“我虽然曾遭受过商家欺诈,但都是鸡毛蒜皮小事,没必要浪费时间去投诉。最多是找卖家理论,确实得不到解决也就算了,下次不去那家商店买东西。”另外,还有2位市民表示,不知道到哪里投诉商家的欺诈行为。
在调查市民对哪类商品最缺乏信心时,仅有3人表示对所有产品都挺有信心,占被调查者的6%。有19人表示对食品最缺乏信心,占被调查者的38%,也是比例最高的。一位大学生表示,现在食品经常出问题,报纸上也经常曝光,所以感觉很多食品都不能吃,而且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身体健康,因此一旦食品质量无法确定就很缺乏安全感。有8人表示对电器及数码产品缺乏信心,占被调查者的16%。有7人表示最不放心的是对化妆品的质量,占被调查者的14%。一位女士表示,“其实现在商场里有不少化妆品都是假的,根本没有什么功效,有些还有副作用。”有6人对服装质量缺乏信心,占被调查者的12%。约有7人提出对其他一些商品缺乏信心,这占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