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晨6时40分左右,家住黄湖镇里山村的李先生把儿子送上停在路口的接送车后,就放心回家了。他说,自从村里有了专门的学生接送车后,他和村里其他的家长就再不用像以前一样,赶着大早骑七八公里路送孩子上学了。
黄湖中心小学是去年9月份由镇境内的三所小学合并而成的,是该镇唯一一所中心小学,在校学生886名,其中离学校较远的有300多名,最远的有八九公里。在区有关部门和镇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逐步建立起了专车接送制度。目前,通过学生接送车制度的落实和完善,240名学生每天都有专车接送上下学。
上下学安全要让家长放心
据了解,余杭区自2004年进入第二轮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后期以来,中小学校学生上下学接送的需求开始凸显。全区在校的9万多名初中、小学学生中,有8000多名学生离校较远,其中大部分集中在瓶窑片、余杭片等山区或半山区,涉及农村中小学校30多所。以前孩子上学,低年级的家长或是开摩托车,或是用农用拖拉机接送,大点的有的骑自行车,有的则坐残疾人用三轮,不方便不说,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切实保障中小学生路上的安全,区政府和公安、教育、交通、安监、财政、农业等相关部门与镇乡政府一起,采取家长出一点、当地政府筹一点、区教育局补助一点的办法,首先解决了学生的乘车费用;再由交通运管部门牵头,组建落实了通宇公交等三家专业承运公司,通过合理调配现有公交运力,安排专车接送学生上下学。有了车还要讲安全,区公路运输管理所严格落实对驾驶员、车辆的安全监管,驾驶员全部经培训考核后持证上岗,学生接送车辆每季度进行一次安全检验;并按有关要求,投保承运人责任险,同时联合交警加强路途当中的巡查管理;区财政也按相关规定对学生接送车实行优惠政策。在学校方面,加强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学校还建立了登记制,有没有超载、有没有搭车、有没有提早开等全部由学生登记好,驾驶员签名,第二天交给老师,以督促驾驶员更加规范地做好接送工作。到目前为止,全区已经有200辆客运中巴投入中小学生接送,平均每天接送学生3500名左右,专车接送学生的服务率达到近50%。
更多学生将享受到便利
余杭区交通部门表示,下一步,将通过加密延伸等措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此项措施带来的便利。一是改善车型,由于目前所使用的车辆基本是中巴车,可承载人数较少,单辆车的服务率较低,今后将逐步改善成为座位数更多的大巴等车型,提高服务率;二是在通路的条件下,将班车延伸或者开辟新的线路,提高服务面。目前,车辆主要采取定点、定时的方式进行接送,学生仍需步行至统一乘车点上车。2006年,该区公路运输管理部门将利用通村联网工程(使沟通自然村与自然村之间的道路达到四级或以上标准)的实施,合理延伸或新辟线路,争取通路就通车,实现班车通达率100%,使全区的老百姓出门都有公交车。
区教育部门也表示,将积极与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同时进一步改进学校内部管理,如通过错时放学等方法解决学生接送车辆数量不足的矛盾,更好更安全地解决好学生特别是山区学生的上下学出行问题。
桐庐滩头村有了学生接送车
杭州日报讯(通讯员傅红锋李林伟)最近,桐庐深澳客运公司在运力紧张的情况下每天抽调两辆中巴车接送滩头村的学生,以解决该村学生乘车难问题。
由于目前公交车、中巴车的营运路线不经过滩头村口,给滩头、范家、马家、董家等自然村学生上学、放学乘车带来了不便。当地村委反映,希望深澳客运公司能够把营运线路延伸至滩头村口,解决学生乘车难题。
该县公管所接到滩头村委的情况报告后,立即联系相关单位进行沟通并推出了首批两辆中巴接送车。
(通讯员陈文琴记者赵文浩 杭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