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轶珺)八旬老人弥留之际,拿出了一本金额高达23万余元的存折。死后,这笔钱却悉数转入了保姆的账户。为此,老人的子女与保姆打起了遗产争夺战。前、昨两天,普陀法院开庭审理了这一案件。法庭上,这笔钱究竟是老人赠予的还是保姆擅自转入的,成了双方激烈争论的焦点。
据老人的儿媳史小姐介绍,她的公公宗老是同济大学的退休教授,也是个独居老人。1993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认识了从安徽来沪打工的肖爱华(化名),并请她到家中做钟点工。在宗家,肖爱华因为做事勤快、干净、利索,很得老人喜欢。2001年,宗老患上了癌症,肖爱华因此从钟点工成为了住家保姆,长期照顾老人的身体。
由于病情的恶化,去年9月宗老病故了。今年年初,几个子女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了一本高达23万余元的存折。于是,子女们带着继承文书、存折到银行查询,得知早在去年5月和9月,存折内的钱就分成13万和10万两次转到写着肖爱华名字的定额存单上。
这一结果让子女们格外震惊,父亲的钱怎么可能会在肖爱华的名下,而且有一笔还是在父亲过世后的。
肖爱华对此的解释很简单,钱是宗老送给她买房子的。宗老过世前,曾亲自陪着她去银行转账。但这个解释不能让宗家人信服,他们认为这钱是肖爱华擅自转入,侵犯了自己的遗产继承权,要求她退还23万余元。
在庭上,宗家子女均认为,宗老是一个做事严谨的人,如果想要给肖爱华这笔钱,一定会写一个书面的东西立个字据公证一下,如果肖爱华能拿出这些东西,他们无话可说。
肖爱华称,自从2000年后,宗老就不再给她发工资了,因为老人把她当作亲人一样看待,把所有的钱都给她存着,让她需要的时候开口要。2005年3月。宗老更是叫来一个朋友开了家庭会议(子女们没有参加),会上说要给她买一套房子。前天庭审中,宗老这位朋友到庭作了证。
昨天下午该案有了戏剧性的结果,最终原被告双方均表示愿意服从法院的调解。结果是:保姆肖爱华继续拥有宗老过世前转入的13万元,将剩余的10万元返还宗家子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