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唐铮)保守的投资者不敢买,激进的投资者看不上,中小投资者买不起。生存在股票、基金、信托和人民币理财等产品的夹缝中,集合理财产品眼下的处境有些尴尬。
进入三月份,易方达深证100ETF、大成沪深300指数、华安180ETF、工银货币、汇添富货币等多只基金开始了发行大战,同时,招商现金牛、中信理财2号、海通稳健增值等集合理财产品也先后进入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集合理财产品的业绩相当不错。去年发行的10只集合理财产品中有9只在当年实现盈利,累计分红已超过1亿元,招商证券的“基金宝”、东方证券的“东方红1号”、光大证券的“光大阳光”三只产品的收益率都超过10%,货币型产品的收益率也普遍高于货币基金及银行发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
但是,经营业绩不错的集合理财在市场上的反应却很平淡,不少投资者都表示对这种产品很生疏。西南证券研发部副总经理周到表示:“宣传力度不够,门槛偏高,销售渠道有限,使得投资者对集合理财的了解不够。”
目前,基金可以到众多的银行网点购买,并且可以参加基金公司的电子直销或通过银行的电子银行进行网上购买,但券商集合理财只能到相关证券公司及少数代理机构购买,加上不能公开募集,很难开辟新的投资人群。
市场对券商理财产品的质疑也是一大问题。银河证券分析师丁圣元认为,与基金相比,券商集合理财具有保本收益和手续费较低的优势,但投资门槛通常要高于10万元,赎回规定有些复杂,投资收益和基金相比也并不明显。加上股民对前几年券商委托理财赔光客户保证金的事情心有余悸,目前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并不高。
网络编辑:张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