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寿延:抚今追昔感慨万千
(2006-03-16 09:07:36)
南京日报报道 首先,我代表报社离退休老同志,热烈祝贺南京日报创刊50周年!
50年弹指一挥间。今天,当我们坐在20多层的报业大厦里时,抚今追昔,不禁感慨万千。 记得1977年底,在筹备第二次复刊时,除市委一次性拨给8000元的开办经费外,其他条件几乎一无所有。编辑部就设在市委大院大礼堂的地下室内,光线昏暗,地面潮湿。有一天下大雨,室内淹水漫过脚背,大伙儿不得不用脸盆舀水往外倾倒。一年后,编辑部才搬回中山路2号报社旧址,条件逐步得以改善。
复刊后,为办好党报,大家认为必须坚持党性原则,做好党的喉舌。1978年,为拨乱反正,冲破“两个凡是”,全国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南汽职工在讨论中联系实际,要求为“南京事件”正名,即为1976年清明节前后南京市民去雨花台悼念周总理的行动平反。本报立即在当年11月4日一版上独家报道了这一消息,并旗帜鲜明地加上《南京事件是革命行动》的标题,刊登后反响很大,这比新华社编发的电讯稿《北京市委宣布天安门事件是革命行动》还早呢。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
近年来,在历届报社领导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南京日报由小报改为大报,并成立了报业集团,事业蒸蒸日上。现在报社软件、硬件设施先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连年获得双丰收,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万丈高楼平地起。在庆祝南京日报50周年的时候,我们深切怀念已故的罗小平、朱成学、刘潮、尹家锐、张惠敏等老报人。正是他们披荆斩棘,艰苦创业,为南京日报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今天喜逢报庆50周年,我们相信,在报业集团党委的领导下,集团的各项事业必将更加兴旺发达,南京日报及集团所属的其他报刊必将更上一层楼。
(编辑 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