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美国“英特尔科学奖”3月14日在华盛顿揭晓。来自犹他州的莎朗·巴布以环保研究获得冠军,独得10万美元奖金。分别来自加州和马里兰州的华裔学生孙一和张媛以数学和心血管研究项目荣膺亚军和季军,分获7.5万和5万美元奖金。另外有5名华裔学生也闯入了决赛,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出生在中国大陆,随父母来美,多才多艺,会讲流利中文,上学目标首选哈佛大学或麻省理工学院。
1 环保女孩莎朗·巴布
冠军获得者是来美国自犹他州的18岁女孩莎朗·巴布,她对犹他州的一条河流及其支流的水质进行了跟踪研究。
细心的巴布发现家乡的一条河流只有一段水质污染严重,由此她开始研究起水质变化的原因。巴布在半年时间里,沿着河流的7个采样点收集相关数据。通过分析发现,该河流水质恶化的主因是人类活动。这个研究结果对于整个犹他州的水系都很有意义。巴布也希望自己的研究结果能被用于改善水质。
巴布在领奖时对自己的父母表示感谢,因为父母为她提供了无私的支持。曾经因为要赶在天亮之前采集某数据,他的父亲也得早起,驾车载着她一口气跑三四个采样点。同时巴布也感谢了自己的导师,一位犹他州立大学的助教。她表示,自己将会在明年进入犹他州立大学学习,目标是成为一名环境水文学者。“获奖让我感到意外。我希望这个奖项也可以改变其他人的生活,激励他们在其感兴趣的领域里去冒险去探索,即使他们只是一个初学者。”
2 致电父母连呼“过瘾”
来自加州圣荷西的华裔学生孙一因为解开一个复杂的数理公式名列第二。17岁的孙一出生在上海,3岁随父母移居加拿大,5岁来到美国。此次他独自从加州来到华府决赛,获得亚军后,喜不自禁的孙一打电话向父母报喜,连呼“过瘾”。孙一的父母是化学家,父母的职业对培养他对科学的兴趣影响很大。他对记者说,中学生学业当然很重要,但也必须有广泛的知识面和兴趣爱好,关键是在其中找到平衡点。孙一会英语、汉语、法语,喜欢游泳,在国际奥林匹克物理和数学比赛中获得过金奖。他的目标是到哈佛或麻省理工学院主修数学,成为一名教授或科学家。
3 父母营造科学氛围
来自马里兰州洛克维尔的华裔学生张媛以心血管病研究获得第三名。17岁的张媛经历更多,近5岁时她随父母从天津来到阿拉斯加,然后又迁居弗吉尼亚和马里兰,小学就转了四次学。母亲吴静芬说,预感女儿会得奖,但没想到得了第三名,非常激动。她对记者说,女儿能有今天,其实全靠个人努力,父母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父亲张瑞秋说,女儿小时候曾培养她对琴棋书画的爱好,到高中后学业紧张,但女儿依然参与医学研究。他觉得竞争环境对女儿促进很大。张媛则认为,做电脑工程师的父母为她提供了很好的科学氛围,对她帮助很大。她的强项是科学和数学,还在校报当编辑。她说,未来有许多选项,目前尚未最后决定。
链接
7名华裔学生闯入本届决赛本届英特尔奖吸引了1500名高中高年级学生参与,最后进入决赛的40名选手中,华裔学生占了7名。他们在华盛顿接受评委会的面试,最终决出前10名。除了孙一和张媛,另外闯入决赛的5名华裔学生分别是:纽约长岛的张辉宇(有关天文学的研究);芝加哥的张乐天(研究数学);伊利诺伊州的王欣(有关DNA的生化研究);马里兰州的邢春隆(有关癌症的医学研究);密歇根州的周聪(材料科学)。
背景
英特尔科学奖被誉为小诺贝尔奖
“英特尔科学奖”是美国高中学生最负盛名的科学研究奖项,被誉名美国的“小诺贝尔奖”。它的前身是1942年至1998年由西屋电气公司出资、连续举办57年的西屋科学奖。从1999年起,该奖项改由半导体巨擘英特尔赞助,并更名为英特尔科学奖,继续提供全美高中学生科学研究竞赛舞台。以往共有5位西屋科学奖得奖者后来获得诺贝尔奖,因此有“小诺贝尔奖”之称。秦亚堙
实习编辑:刘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