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阵“咔咔”的刹车声响,65岁的汤汝英被火车撞倒在铁路边,血肉模糊的头部脑浆洒落在周围。昨日上午8点58分,汤汝英老两口一周内第4次来到火车东站,他们要为8天前被集装箱挤压而死的儿子讨个说法,但却不小心被急驰而过的火车撞倒,汤汝英当场死亡、其老伴被带倒受伤。
现场 8天时间两条人命
昨日中午,记者赶赴火车东站时,在火车东站凉亭货仓附近停放着六七辆警车,任何车辆不得进入货仓,在道班房外警察正在劝导情绪激动的死者家属。“我们已经等了一个上午了,还不来解决的话我们要抬尸体进去了。”死者家属男女老少来了20多人,由于等待了一整个上午只见到铁路局的领导,而没有见到他们心目中的罪魁祸首所以情绪激动,要求官渡区物流领导出面处理此事。
而道班房后的铁道旁死者被一床被子覆盖着,在地上的香火燎起阵阵青烟,铁道周围血迹斑斑。“太惨了!我妈65的人了还不得善终。”死者的儿子告诉记者,他们是黑土上凹的农民,该村有一个小门通到凉亭货仓内,其母亲就是通过小门进入货仓横穿铁路时被火车撞倒,父亲也被带倒受了轻伤。
“8天两条人命,谁承受得了这种打击。” 死者的儿子告诉记者,8天前他的弟弟张伟受雇驾驶货车在东站附近的集装箱货仓吊装货物,但操作过程中被两个集装箱挤压而死,几天来死者家属一直与雇佣单位“官渡区商业储运公司”协商赔偿事宜,但知道昨日双方仍未达成协议。
“我们劝不住父母,他们硬是要跟着来看处理结果。昨天是他们第4次到货仓。”谁也没有想到,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张伟的母亲在进入货仓时被急驰而过的火车撞倒。8天的时间里母子两都命丧黄泉。
死者家属 给死者一个公道
儿子尸骨尚在殡仪馆,母亲又倒在了火车下。“都是他们造成的,如果他们不这样拖延处理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我母亲也不会4次跑到这里来。”死者的女儿告诉记者。
记者在官渡区商业储运公司律师出据的文件中看到,8天前因工死亡的张伟生前是昆明市官渡区商业储运公司的一名驾驶员,和公司签有两年合同,从2004年5月1日至2006年4月30日。2006年3月8日晚,张伟接受公司运输任务,到中铁集装箱总公司昆明车货场30道承担运输任务吊装集装箱,19点40分,同来的同事吕元彬装好货物后久不见张伟便开着张伟的车去寻找,没想到却目睹张伟躺在两个集装箱之间,已经停止了呼吸。吕当即拨打了120、110,21点40分120急救车赶到现场,急救后确认,张伟系前后重力挤压造成死亡。
“动脉断了,内脏都被压碎了。”死者家属告诉记者,他们是在事发后3个小时后得知情况的,随后几天时间里,家属一直与公司协商赔偿事宜,但是一直没有达成协议,直至死者母亲昨日找该公司协商的途中被火车撞倒后死亡。“现在两件事情要分开处理,先把张伟的赔偿问题处理后再处理另外一起事故。我们只想给死者一个公道。”其家属告诉记者。
积极协商 难达共识
据官渡区商业储运公司的法律顾问杨中介绍,张伟事件后,公司积极与死者家属进行了交涉,并按国家《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向官渡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申报了工伤事故,要求主管部门对张伟之死给予工伤认定结论。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经过详细计算,公司应赔偿张伟家属146,250元。但这个赔偿数额并未得到死者家属的认可。
3月8日张伟因工死亡久未解决且因此导出张伟母亲命丧车轮的又一事故,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昨日下午3点30,政府委托凉亭地区综合管理处出面,在东站学习室安排死者家属和官渡区商业储运公司进行了协商。家属认为,如果按照官渡区商业储运公司列举的赔偿条例来进行赔偿,那就是承认了张伟是公司的正式职工享受各种福利待遇,但实际上张伟却只是一名雇员没有任何福利,如果按《工伤保险条例》进行赔偿,数额将大打折扣。而公司方法律顾问杨中认为,公司对张伟的赔偿是符合法律条例的,如果家属能出示相关法律文书,公司也会积极进行协商。
虽然双方态度都比较积极,但由于赔偿金额分歧太大直至记者截稿时双方仍未达成协议。
记者 李元涛 文 实习生 刘晶晶 文 记者 刘凯达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