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乡文化发出亮光
今年春天,中国各地侨乡文化活动格外活跃,戏剧、舞蹈、民俗表演、文化踩街、体育竞技好戏连台。弦歌声中,人们看到了———
暨南大学的马来西亚侨生跳起了“二十四节令鼓”;
海南海口市今春推出新的旅游线路,以侨乡特有的南洋文化吸引了众多游客;
闽南泉州举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侨胞闻讯归来享用“文化大餐”,领略了“舱杆影中三洲路,涨海潮中万国商”的侨乡盛景;
3月中旬,2006年中国(江门)侨乡华人嘉年华会组委会对公开征集的策划方案进行评选,将办一场世界华人的盛大聚会;
广东开平侨乡的碉楼,现存1833座,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上世纪初,开平籍旅美华侨吴惠其先生回乡建的是一座碉楼,半个多世纪过去,他的孙子吴荣治先生在家乡建立占地120亩的现代华侨宅第园林———在园。如今,在园成为新的文化载体:这里经常举办文化活动,为青少年学习交流提供场所,外国友人、侨胞纷至沓来。
侨乡文化在新时期发出亮光,正引起学术界关注。广东、云南前一段时间相继举办专题研讨会或论坛,相关研究从概念的厘清到内涵的挖掘,正在深入。
“醇香老酒”令人沉醉
中国侨乡的结构,可以分层次来观察。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张应龙画出一个“基因结构图”:全国有广东、福建、浙江、广西、海南、山东等几大侨乡,其中又分若干区域性侨乡,如广东分为潮州、客家、广府三大侨乡,其下又分几个次区域侨乡,如广府侨乡分为广州侨乡、江门侨乡、中山侨乡等,江门侨乡又细分为台山、开平、鹤山、新会侨乡等,每一层次的地域文化都各具特色。
一个较大的侨情变化在近年出现:大城市出国者大增,又有新移民、“海归派”在大都市定居,过去没有“侨”的色彩的都市开始与“侨”结缘,形成都市新侨乡,如北京市。
有侨胞说,侨乡丰富的积淀,体验它如同品尝“醇香的老酒”,令人沉醉。它们正走出乡野巷陌,登上大型庆典、艺术盛会、博物馆的殿堂。广东江门市新建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海内外乡亲提供文物十分踊跃,现在馆藏文物达2万多件。记者在馆中看到,100多年前华侨的身份证明、口供纸、各国银信、侨批、北美筑路华工的工具、金山箱、红毛泥桶,还有抗战时“卖子救国”的南洋华侨用过的书包……默默地述说着泪血交织的华侨史。
侨乡文化有明显的包容性
侨乡文化具有明显的开放性、包容性。中山大学历史系余定邦教授以岭南文化为例,认为侨乡人不固步自封,善于接受外来文化中对自己发展有用的东西,不盲目排斥外来文化,没有把它视为异端,而是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价值,与之共存。
厦门大学教授李国梁教授认为,中西交融在侨乡文化中的影响,及至建筑、语言、服饰、民俗风情、行为方式、观念等方面。建筑上,闽南、潮汕、珠三角城镇随处可见的“骑楼”,原是地中海沿岸的建筑;广东五邑的数千座碉楼,因主人侨居不同国家,风格各异,有仿意大利穹窿顶式、仿英国寨堡式、仿欧洲中世纪教堂式、仿中亚伊斯兰教寺院穹顶式,等等;思想观念上,侨乡接触西方资本主义文明较早,与非侨乡地区相比,重商色彩明显,强烈的商品意识、竞争意识迁延至今,形成了敢于冒险的侨乡创业文化。
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司徒尚纪、许桂灵的研究,描述了独特的华侨文化地理景观。
———宋代首先传入福建广东的占城稻、花生,明代传入的番薯、玉米、烟草、菠萝、南瓜、辣椒、甘蓝作物,直接或间接与华侨有关。19世纪末,南洋华侨引进椰子新品种,果多硕大,很快在海南岛取代原来品种,出现不少万亩椰林。上世纪初华侨从马来西亚引进橡胶和咖啡,同时引进的还有油棕、海岛棉、剑麻、爪哇蔗、吕宋烟等等。
———侨乡方言融入大量外语词汇。如摩登(modern)、玻(球ball)、呔(领带tie)等。五邑地区常用英语外来词有100多个,如漂亮叫“好泥”(hownice)、好称“骨”(good)、男人称“缅”(man)、自助餐叫“报菲”(buffet)、小费叫“贴士”(tips)。在潮汕,公斤叫“基罗”(kilongram)、百分比叫“八仙”(pecent)。也有引进马来语的,如饼干叫“罗的”(roti)、接吻叫“斟”(tism)、警察叫吗淡(mata)……
研究还表明,中国乡村侨乡率先接纳了西方现代体育运动。台山侨乡的排球运动始于1914年。在清末,粤北梅县大批人出国谋生,因居留地盛行踢足球,华侨也学会了,并带回家乡,后来梅县成为“足球之乡”。
“时时仰给于外洋”之弊
一些负面情况,也引起侨乡文化研究者的注意。
在某些著名侨乡,由于大量侨汇流入,出现不少完全依赖侨汇的寄食者,习惯于向侨亲伸手,有些华侨的后代成了“二世祖”,一些沿海侨乡畸形消费,甚至赌博盛行。
五邑大学学者刘进指出“时时仰给于外洋”之弊:当年抗战爆发,侨汇一度断绝,广东五邑不少人断炊,甚至出现“死亡枕藉”的惨景。如今,侨乡社会仍存在攀比奢靡的风气,华侨子弟不务正业,日惟声色犬马。
也有些传统侨乡安于现状,小富即安,抑制了生产创业的积极性。大量游资流向非生产领域,某些传统侨乡走向相对衰落。在闽东、温州的一些乡镇,尽管海外侨亲多,经济实力可观,但缺少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繁荣仅体现在一栋栋别墅式的豪宅上,实际上是空巢或只有老幼居住。
这些现象,并不影响侨乡文化的主流,学术界的关注是着眼于发展。扬善弃陋,才能创新。事实上,各地侨乡在打好“侨”牌的发展思路下,正在精心打造独特的文化品牌,筹划更多的侨乡盛事,以期拿出更富有时代感的“侨乡名片”。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6年03月17日 第五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