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IT-汽车-房产-家居-女人-TV-ChinaRen-邮件-博客-BBS-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 新京报
何怀宏:我有一点“密室情结”(图)
时间:2006年03月17日11:18 我来说两句(0)  

 
有奖评新闻
来源:新京报
  哲学、伦理学专家于回忆之中定位自我

  人物

  何怀宏,1954年出生于江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从事伦理学、哲学、社会史等领域的研究。主要学术著作有《生命的沉思》、《契约伦理与社会正义》、《良心论》、《世袭社会及其解体》、《底线伦理》,译著有《伦理学概论》、《道德箴言录》、《沉思录》、《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正义论》(合译)等。并在1998年11月获得内地首次民间学术基金奖———正则思想学术奖,《世袭社会及其解体》和《选举社会及其终结》对中国近三千年传统社会的历史提出了一种新的系统解释。
  “在与外在的环境、尤其是社会政治的关系方面,我是一个‘有承担的旁观者’,而在内在的、思想学术的方面,我是个‘有倾向的提问者’。”本报记者郭延冰摄

  大青山下麻木而坚定着

  1972年,我高中毕业在搬运公司工作了一年,年底离开老家江西,到内蒙古当兵。之后的十一年,在很艰苦的地方待过(大青山下),很繁华的地方也待过(京津沪)。开始在内蒙古的六年是相当艰苦的,冬天上岗要在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中走上半个小时到哨位,站一个小时的岗再走回来,每次冻得够透的。
这样,从新兵到老兵,再当副班长、班长、排长,后又到机关做干事,似乎离“书生”越来越远了。但在那个过程中,还是有一些机会让我没有完全脱离读书的爱好,比如说被调到报道组、理论组,可以暂时脱离紧张的生活,有一些相对安静的时间去找一些书来读。也许就是一些这样的机会救了我,让我意识到自己的本性还是一个读书人,没有让我变成一个不思不想的人。

  另外,我想我的读书的趣味和习惯养成,可能还和中学时候的几个好朋友有关,当时我们组成了一个学习小组,到处找书、甚至从封闭的图书馆偷书看。我到了军队,他们还给我送书籍。我自己也培养了一种嗅觉,能够从几乎人们想不到的地方借到书看。

  入伍前,我是个比较瘦弱也比较脆弱的孩子,刚到部队,连电话都不太敢接,经过了那几年的磨炼,应该说性格变得相当“麻木而坚定”了。也可以说培养了一些能力,比如说,给我两百人的方队和三个月的时间,我可以将他们训练得能整齐划一地通过大阅兵的广场,但这是一种多么奇怪的、与我本性不同的能力啊。

  几个人的死让我选择了伦理学

  1977年、1978年两年,可以考大学了,但我所在的部队却没有报考大学的机会,年轻干部转业也很难。幸运的是1979年初我被调到上海空军政治学校理论教员队学习一年半。当时我的主要精力都用来学外语。出来时,看英文书已没有多大障碍了。所以,1984年就直接报考了硕士研究生。

  我后来之所以能比较顺利地进入大学学习,还有一个直接的契机是我1980年8月从上海空军政治学校被分配到了北京空军学院,在北京有一个好处,就是借书很方便。在北京也能接触到最好的大学和研究出版机构,并慢慢在其中认识了一些很好的朋友。

  在人大读研究生,只用了四年。两年读硕士,两年之后,因为成绩优秀,又有文章发表免试转为博士生,而1988年我就办博士生毕业手续参加工作了。这是我在大学里学习的惟一四年。但这四年,在学历上等于走完了别人用十年走的路。当然,这方面能赶上来,也是因为我选择了人文、哲学,哲学的很多东西是可以自学的,而且个人的阅历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成为我的思想资源。在思想和心灵上,我无论如何还是一个“迟到者”,如果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能够在大学里,以那时的年轻和敏感,会有怎样的收获呢?后来的道路又将怎样延伸呢?我不知道,有些机会失去了就是失去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重来。

  我读研究生之所以选择了伦理学,具体的触动是几个人的死。我曾经在《一个学术的回顾》里写到过这些。而我还觉得伦理学是一种实践哲学,可以上也可以下,可以很深邃,很抽象;也可以很务实,很草根,也最适合把各种学科联系起来。但当时并不是意识的这么清楚,而可能就是一些触动,另外也有一些现实的机会,当时正好认识人大的一些老师和同学,他们非常支持,还邀请我去人大给当时在高校进修伦理学的老师们讲存在主义。后来我在空军学院的时候,上面下了一个通知,要求“文革”期间的高中生必须去补课培训,然后才能通过考试获得高中文凭。当时我一边准备考研究生,一边被要求去参加中学补课,另一边又去给高校教师讲课。身份自己都糊涂了。

  从硕士到博士从这栋楼到那栋楼

  1984年初我考研究生的时候,感觉考试很顺利,所以,那年春天转业离开军队回江西时,东西都没有带回来,觉得肯定会回去的。那几年研究生的读书生活也比较自由,没有多少现在这样的条条框框,可以由自己掌握大量的时间。现在想起来那段生活的特点就是平静,平静反倒让人更有收获。大量的阅读和翻译都是在那一段时间内完成的,有上百万字的译著,在西学方面也打下了比较扎实的基础。

  从硕士生到博士生的变化好像只是从这一栋楼搬到那一栋楼,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有一件趣事说来蛮有意思。

  1986年人大哲学系招的博士生不多,只有五个人,其中还有一个是在职的。我们四个不在职的住两个房间。我跟远志明住一起,另外一个房间里是何包钢和吴潜涛。当时的生活还是比较清贫的,我们用四个人姓名的前两个字戏做了一副谐音对联,上联是“荷包无钱”,下联是“何怀远志?”横批是“三军无后”。这横批也有一说,四个人当中,我是空军出身,还有两个人分别是陆军和海军,恰巧我们三个人的孩子都是女儿,看来是没有男孩接做军人的班了。

  还有一个好朋友陈宣良,《存在与虚无》的译者,他有个特点,就是首先要把他的哲学思想说出来,只有先说出来才能写出来。他时常会逮着我说话,告诉我今天他又发现了什么,跟我散步走很远,不停地讲,他是真有一些苏格拉底的风度。

  有承担的旁观有倾向的提问

  八十年代的热闹过去之后,学术界一下子冷清了很多。当年的许多朋友,有的去了国外,有的不得不放弃了学术研究,就像本来都是一个盆里的水,忽然激烈地一晃动,有些水花就洒出去了,再也收不回来了,不禁让人感慨,深深遗憾。那时许多学者都面临一个中期选择的问题。对我个人来说,如果说八十年代我是把主要精力放在西学上面,那么在九十年代就主要是读古书,回到“国学”上面来了,并且中止了翻译,开始了自己的著述。

  九十年代初,我开始把自己关在书斋里读古书。中期开始写《良心论》,从哈佛访学回来后又开始写《世袭社会及其解体》与《选举社会及其终结》,都是和重新诠释中国传统思想和制度有关。

  我好像总是喜欢处在中心的边缘,有些风口浪尖上的人物是我的朋友,但我自己不是“弄潮儿”,性不喜惹人注目,聚会一定靠边,如果说有人有“广场情结”,那我可能有一点“密室情结”。我给自己一个大概的判断是:在与外在的环境、尤其是社会政治的关系方面,我是一个旁观者,但是就像阿隆说的那样,是个心里有投入、“有承担的旁观者”(committedobserver),而在内在的、思想学术的方面,我是个提问者,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个“有倾向的提问者”,心里已经有了一些朦朦胧胧的答案或回答的方向,但不很肯定,不喜欢下断然的结论,所以还是疑疑惑惑,用另一个经典的比喻来说就是像多疑的“狐狸”,但是,在始终执著于某些根本的问题这一点上,又像坚持一贯的“刺猬”。

  我现在觉得自己其实就是一个传统的读书人,不像是一个纯粹的哲学家,也不像是一个专业意识很强,又能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学者,而本性上就是一个传统的书生,是学者还是文人也不十分清楚。

  我以为,最近的半个世纪虽是社会和经济生活变化最巨最速的,尤其是最近的三十年。学者的基本工作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方说,一个“笔耕者”甚至不再有自己固定的笔。而用电脑键盘来敲击了。这是否会对我的思维方式产生影响?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这一代至少是“变”过来的,而不像年轻一代一开始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开始写作和思考。那么,这种“变”除了得到明显可见的好处和方便,是不是也要付出一些不可见的代价?

  口述:何怀宏

  采写:本报记者陈远

  记者手记

  何怀宏的学术研究最早是从存在主义开始的。在1981年3月3日的日记中,何怀宏写道:“想到我可以集中力量研究———自由问题,一个多么迷人的问题。充满诱惑,也充满危险,既为自己,也为社会。”也是在这一年,何怀宏开始了生平第一项具有学术意义的研究———对存在主义的研究。多年后,何怀宏从西学转向国学,开始探讨伦理底线的问题,“我一直试图探讨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的底线伦理学。底线伦理即每一个社会成员自觉遵守最低限度的道德规范。雨果说,做一个圣人,那是特殊情形;做一个正直的人,那是为人的常轨。”这是他在《底线伦理》一书中的序言中写到的。

  关于自己的学术道路,何怀宏很早曾经写过一篇《一个学术的回顾》,那是我读过的同类文章中最好的文字之一,其中的思想力,可谓是穿透纸背。但是也是这篇文章,让我对于采访何怀宏一直心存畏惧,在这篇“回顾”之外,我还能打捞出什么内容?

  在跟何怀宏交谈的一个下午里,我试图打捞他在学术成长中的一些细节或者逸闻趣事,但是他往往会“顾左右而言他”。在他看来,一个思想者应该靠他的思想来表现。于是在偶尔谈到逸闻趣事之外,何怀宏更津津乐道的是他对于自己的认识,对于自己的定位。而我,在这其中感受到的,则是作为学者的何怀宏那种“温和的坚定”。《新京报》新闻热线:010-63190000、010-96096333
我来说两句 全部跟贴(0条) 精华区(0条) 辩论区(0条)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热门新闻推荐】
相关链接



图片说明


搜狐短信 小灵通 性感丽人 言语传情
三星图铃专区
[周杰伦] 千里之外
[誓 言] 求佛
[王力宏] 大城小爱
[王心凌] 花的嫁纱
精品专题推荐
短信企业通秀百变功能
浪漫情怀一起漫步音乐
同城约会今夜告别寂寞
敢来挑战你的球技吗?
 精彩生活 

星座运势 每日财运
花边新闻 魔鬼辞典
情感测试 生活笑话


今日运程如何?财运、事业运、桃花运,给你详细道来!!!





月亮之上
秋天不回来
求佛
千里之外
香水有毒
吉祥三宝
天竺少女

点击今日

佛山一家六口惨遭杀害

·佛山一家六口惨遭杀害
·乌兰察布居民区连发爆炸
·忻州煤矿安监局好气派
·杜世成助推青岛房价?
·平安夜女子遭遇飞车党


频道精彩推荐

·苏-27穿越天门洞
·米洛舍维奇去世 NBA
·德国世界杯 奥运会 F1
·奥斯卡金像奖 馒头血案
·别克君越发布 购车指南
·AMD与英特尔的双核之争
·2006日内瓦车展 刘翔
·2006CCBN 国足 科比
·两会经济热点 3·15维权
·人民币升值 国企改革
·蔡依林身着CPU芯片衣





一个人哭
退后
断了的弦
还是朋友
水晶蜻蜓
唱给你的歌
迷糊娃娃可爱粉红卡通
四季美眉给你最想要的

搜狐分类 ·搜狐商机

百姓论坛

·泰国情侣流行拍的全裸照
·21岁大学MM网络征友(图)
·日本超女选秀必须亮内裤
·台湾辣妹的激情艳舞表演
·女星沙滩竟当众吻胸激情
·曹颖印小天酒店激情曝光
·MM浴室自拍完美浑圆身体
·实拍泰国真正色情红灯区
·裸拼AV女优翁红日本脱光
·女孩旅店偷情被暗拍全程

·半裸女高空玩跳伞乳横飞
·用胸推拿的异性泰式按摩
·李倩蓉放荡全裸照性感照
·游戏MM选拔现场随便碰臀
·女星拍戏时胸部惨遭蹂躏
·老板电脑里和二奶开房照
·视频女屋内裸身挑逗一幕
·无耻病人手机拍护士裙底
·美女明星透视装近乎全裸
·惊!世界各地的怪物(图)
芙蓉姐姐性感极限火辣比基尼登场
娱乐基地

大胆的美丽女孩

·AV女优圣诞装自拍写真
·国外球迷怎么恶搞火箭队
·震撼人心的人体干尸[图]
·女人内裤的奇特广告创意
·明星最近流行黄金甲造型
·美人鱼彩绘 朝比奈真人秀
·宠物连连看 合金弹头游戏

热点专题
·2009年全国两会
·2009全国两会
·关注2009年春运
·"团团圆圆"赴台
·燃油税改革
·纪念改革开放30年
·2008美国大选
·2008珠海航展
·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
·神七飞船涂鸦
·神七宇航员如何太空行走
·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
·西班牙客机燃烧失事
·神舟七号择日发射
·蒙古首都骚乱 政府镇压

news-seo 网友意见箱




设置首页 - 搜狗输入法 - 支付中心 - 搜狐招聘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 全部新闻 - 全部博文
Copyright © 2018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搜狐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ontact.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