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笔就忘字文章“逗”到底
佛山学者呼吁学校恢复书法课
新快报记者 方钟 实习生 王彪生活富裕了,电脑普及了,键盘逐渐代替了笔杆,写字的几率越来越小。近日记者在佛山调查中发现,不少大学生以及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用键盘打字很熟练,而用笔写起字来却很困难。 有著名学者分析这种现象认为,汉字书写和使用能力有退化的趋势,长此下去,将给中华文化传统的传承带来巨大的危机。
提笔就伤神 电脑一族忘字快
王先生是佛山某媒体的职员,他跟朋友讲起了最近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尴尬事:他们单位近来组织员工考试,平常早已习惯了用键盘敲字的他握笔写字时竟“没有感觉,脑子一片空白,想不起要写的字来”,而且写不了多久就感觉胳膊酸痛,十分吃力。事后跟同事们交流时他发现很多人都有同感。某公司文员小邓的情况和王先生类似,他用起键盘来手指如飞,但写起字来明显迟钝,经常提笔忘字,而且错别字特别多。不过他对此不大在意,因为电脑很方便。“现在基本上不用手写,”一名庞姓市民对记者说,“一天工作12个小时几乎有10个小时在用电脑。”而这点也得到了旁边一名刘姓市民的附和:“是这样,现在我们公司办公室全用电脑。”那么高校学生的情况如何呢?以下是记者和一位高校学生的对话。记者:“你平常经常手写吗?”学生:“很少。”记者:“哪些情况下手写?”学生:“摘抄笔记、课堂作业、期末考试。”记者:“哪些情况下用电脑呢?”学生:“作文、灌水、公共课作业、论文。”记者:“你平常打字用拼音还是五笔?”学生:“拼音。”在走访的十几名同学中,记者和学生对话的情况大致相同。
一首古诗竟难倒8位大学生
记者在佛山某高校做了一个小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当中也存在类似的情况。记者在该高校随机选择了4名大学生,让他们听写一首小学课本上的古诗《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结果只有一位同学能够完整无误地将这首诗写出来,其他三位均存在不同的错别字情况。如该校物理系一名02级的学生将古诗写成“锄禾日当午,汉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而另一名02级工学院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不仅没能区分“汗”与“汉”,而且还将将“辛苦”演化成了“新苦”。在佛山市内另外一所高校,记者又随机调查了6名学生,结果只有一位能完整地将古诗写出来,错别字都有不同程度地出现,而且字体歪歪扭扭,没什么美感。一名05级电子商务专业陈姓女学生写成了“×禾日当午,汗×禾下土。谁是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另外一名04级计算级专业的姓何的学生写出来的答案演变成了“厨禾日当午,汉×何下厨。谁知盘中餐,粒粒楷新苦”。“与以往相比,学生书写能力正在退化,这是肯定的。”佛山广播电视大学经济学专业一名裴姓副教授对记者如是说。
学者呼吁学校重开书法课
佛山著名学者安文江认为,电脑的普及应用是科技现代化的象征,是完全合理的。但凡事也有利有弊。由于书写时间的减少,当前人们对汉字把握出现了弱智化倾向(错别字多,字体缺乏美感),许多人“有书无法”。作为佛山大学中文系教授的他坦承:“在我的学生当中,书法能看得过眼的不超过1/10,中文硬笔书法不行,毛笔书法就更不用说了。当前的大学生在使用汉字时普遍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标点符号的使用成问题,我曾发现有大约3/10的同学在文章当中一‘逗’到底,没有其他的标点符号;二是常用字经常出现错别字。可以说连小学的基本水平都没有达到,中文系尚且如此,何况其他,真是一种悲哀!”他说,民族文字、语言是民族文化和精神的外在体现,学好本民族的文字应该是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而我们的教育在这方面却越来越趋众,‘大家怎么做,我就怎么跟吧’”。这种趋势对中国的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从长远来讲是一种巨大的隐患。“日本、韩国对汉字的研究在某些地方已超越了中国!举个例子,敦煌在中国,但是敦煌学家现在却在日本。将来万一要是由中国发明的汉字却转移到日本研究,那是一种怎样的尴尬!”他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应该和电脑键盘打字的普及有很大关系。他呼吁学校最好能恢复书法课,如果佛山能先行一步,那么就是佛山之幸。
◎新闻链接:陈绍基呼吁重开毛笔书法课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政协主席陈绍基呼吁中小学重开毛笔书法课!在青少年中恢复毛笔书法教学,使这一优秀传统文化形式得到传承与振兴。他认为,毛笔书法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涌现了许多艺术精品和名家巨匠。但是,电子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使传统的书写方式逐渐被现代科技手段所替代,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毛笔书法艺术,如今面临后继无人的危机。因而他建议,各级教育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在中小学恢复开设毛笔书法课。早在2月26日,在广东“两会”上,政协委员、岭南美术出版社总编辑徐南铁在提案中指出,学校应将书法课列为必修科目。他的这份提案立即得到20多名委员签名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