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吐鲁番恰特喀勒乡水管站站长吾斯曼1991年到乡水管站时,恰特喀勒乡全乡还有116条坎儿井,而且都能灌溉使用,到了2006年,有水的坎儿井减少到62条。2003年干了10条坎儿井,去年又干了5条。“照这个速度下降的话,估计7年后我们乡南部的坎儿井就都干了。”吾斯曼说。坎儿井是这里人们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泉,加紧修整和保护已是燃眉之急。
3月16日,牙森·尤劳斯(右)和司马义·依拉木(左)正在坎儿井下清淤,恶劣的井下条件让愿意从事这项工作的人越来越少。
牙森·尤劳斯顺着井口慢慢往下滑,现在一些竖井井壁都用水泥和砖石抹砌而成,比以前的土壁牢固了许多。
小拇指粗的钢丝将清淤者放到井下,一直以来,井下清淤是一件危险的工作,清淤者的命运就悬吊在这钢丝上。
村民正在从坎儿井流出的冰山融水里洗菜。
清淤者牙森·尤劳斯刚刚下到井下,准备开始工作。竖井深入地下20多米,这里的温度要比地面上低许多。
一名村民正在水渠中洗菜。坎儿井对吐哈地区的人们来说就是生命的源泉。
吾斯曼正在查看一用水泥和砖石抹砌而成的竖井口,以前的竖井口都用木头和枝条掩盖。
在一个观光点,游客正参观被装饰一新的坎儿井。坎儿井以它独特的历史吸引了很多到此观光的游客。
3月16日中午,在坎儿拜什巴拉菜坎儿村的周边,新的竖井口已经用上了水泥预制板,井壁都用水泥和砖石抹砌而成,显得牢固而且安全。据恰特喀勒乡水管站站长吾斯曼讲,以前的竖井口都用木头和枝条掩盖,经常有牛羊甚至人掉入里面,存在安全隐患,而且井口的泥土容易松动脱落到井底,阻挡井水的流动,发生坍塌和渗漏。经过改造之后的竖井更加坚固和安全。
在一处坎儿井的清淤现场,两位清淤者牙森·尤劳斯和司马义·依拉木带着一盏小油灯和铁锹依次下井。一只矮脚马在主人的牵引下,拉着一头有根木棍的钢丝将清理淤泥的两人缓缓送到20余米伸手不见五指的地下深处。
来自天山的雪水冰凉刺骨,地下井渠只有1.5米高,人不能直立,几乎过膝的水位,也让人蹲不下去,手不能扶着井壁,泥土潮湿容易剥落,脚下也不稳当,一不小心就会有摔倒的可能。靠着微弱的油灯,沿着潮湿打滑的井壁两位清淤者开始在井下隧道里一步换作五步走。他们一人挥动铁锹铲淤泥,一人将装满淤泥的橡皮筐拖到井口,然后叫上面的工作人员将其吊出去。在如此寒冷的地下,两人不一会儿就已经汗流浃背,井下的工作既繁重又枯燥乏味,眼睛所到之处,除了油灯的微弱光线之外就是无尽的漆黑,除了水流声就是喘息声。
据清淤者牙森·尤劳斯讲,以前都是村里自发组织年轻力壮的村民来干这些事情的,而现在好多人都忙着自己的事情,这样既辛苦又危险的差事没有人愿意干。现在在农闲时,有人专门负责清理淤泥,以清淤的工作量来计算收入。
新疆大约有坎儿井1600多条,分布在吐鲁番盆地、哈密盆地,南疆的皮山、库车和北疆的奇台、阜康等地,其中以吐鲁番盆地最多最集中。自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坎儿井开始呈现急剧衰减的态势,坎儿井引用的地下水是冰雪融化补给的水源,难以满足现代化工农业用水的需要;另一方面,坎儿井的修护完全靠人力,既危险又辛苦,年轻人不愿意再去干这种活儿,挖坎儿井出现了后继乏人的状况。由于缺乏规划,机井布局不合理,导致水源被掠夺;加上过度的地下水开采,使水位迅速下降,到了上世纪70年代以后,到处都有坎儿井断流、干涸和废弃的情况,并以每年二十余条的速度减少。1957年,吐鲁番地区的坎儿井有1237条,而到2003年,只剩下404条。针对坎儿井急剧衰减的情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部门从今年起对吐鲁番———哈密地区的坎儿井实施大规模加固维修。
王攀
摄影
报道
「坎儿井」
坎儿井是2000多年前人们根据本地气候、水文特点等生态条件,创造出来的一种地下水道工程。“坎儿”即井穴,它是把盆地丰富的地下潜流水,通过人工开凿的地下渠道,引上地面灌溉、使用。坎儿井由竖井、暗渠、明渠三个部分组成,在盆地边缘由高向低打若干口竖井,再将竖井逐次从地下挖通成串,从地下将水引出地表,古称“井渠”。目前,坎儿井分布在伊朗、北非、中国、日本等地。其中最为集中、也最为完善的要数新疆吐鲁番地区的坎儿井,是吐鲁番的“生命之泉”。与横贯东西的万里长城、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齐名,被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地下万里长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