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物长宜放眼量
□ 周梁
能源领域的合作无疑是中俄关系近几年来的亮点和热点,但从全局和长远的观点来看,能源领域的合作只是双边关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中俄关系中占到首要位置并决定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基础的,是双方面临的“安全困境”和由此产生的携手解决这一困境的迫切希望。
安全合作:战略关系的基石
中俄两国是世界上拥有边境线最长的邻国,而且中间没有什么天然的地理屏障,因此双方之间天然就面临着国际政治学中所述的安全困境。
对于中国来说,陆地安全乃中国安全之根本,从长远看,中俄关系的重要性绝不亚于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对于作为欧亚大国的俄罗斯来说,东部安全也同样是其整体安全战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两国在安全领域的这种共同需求,决定了双方都有寻求安全合作来摆脱这种困境的强烈。事实上,无论是中苏关系,还是中俄关系,最早推进两国接近的动力也都是彼此之间在安全领域达成谅解的要求。
2001年中俄签署了有效期为20年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这为两国伙伴关系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也充分表明两国的政治家们在看待双边关系上具有长远的眼光。
“上下都热”:双边关系成熟的的标志
作为转型中的市场经济大国,中俄两国都不约而同的将发展经济放在了各自大战略目标的首位。而且,正如近几年来的双边贸易实践所证实的那样,两国在发展经贸合作上互有需求。
目前中国是俄罗斯第四大贸易伙伴,俄罗斯是中国第八大贸易伙伴,中俄经贸额近几年都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去年已接近300亿美元。在解决了贸易结构不合理、灰色清关等问题后,双方确定的201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600至800亿美元的目标极有可能实现,两国的贸易依存度也将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水平。
此外,根据2005年的统计,中俄两国公民前往对方国家旅游的人次已连续六年增幅达到20-30%.2005年赴俄旅游的中国公民更是达到了81万人次,中国已成为仅次于德国的俄罗斯入境旅游第二大客源国。
民间交往的不断加深,表明中俄关系已经从最初的“上热下冷”发展到现在的“上下都热”,而这正是一个成熟的双边关系的主要特征。
风物长宜放眼量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能源的对外依赖性必然越来越强。因此,中国很早就开始了能源进口和新型能源战略规划工作。
目前,中国的石油进口有一半以上来自中东地区,四分之一来自非洲,2005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是1200万吨,占到了中国石油进口的十分之一。从布局上来看,中国基本上完成了“海陆并运、东西并举”的能源进口多样化战略。
在新型能源的战略规划上,中国将重点放在了核能的开发上。据悉,中国已计划到2020年投资500亿美元新建大约30座核反应堆。
中国庞大的核电市场引起了国际能源巨头们的强烈兴趣。英美合资的西屋电气、法国Areva核电公司都明确表示希望能在未来参与到中国的核能建设上。俄罗斯在成功获得田湾核电站项目后,也不止一次表示将参加中方新项目的竞标。
俄联邦原子能署宣布,到2030年,俄将在亚洲、欧洲和大洋洲国家建设40至60座核电站。另据俄罗斯《公报》报道,俄气公司也已在考虑为俄政府在国外承造的核电机组项目出资,其子公司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也已控股了俄罗斯专门从事国外核电建设的俄罗斯核电建设出口股份有限公司。
总之,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基石建立在双方对“安全困境”的深刻理解上,不断增长的中俄双边贸易依存和民间交往则为此填充了富有实质性的内容。至于能源合作,它只是两国关系的“催化剂”,而不能成为双边关系中的“安全阀”,不应、也不会影响到两国战略的协作关系。
即便在能源领域,双方也还有很多的领域需要共同开拓,比如核能合作,比如在第三国的良性竞争等。
中国古语云: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两国的政治家对此有着清醒的共识,两国的媒体和民众也需要有这样的胸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