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河南省淮阳县该不该继续举办中国姓氏文化节的问题在社会上引起很大争议。有媒体报道,国家级贫困县———河南淮阳县继2004年斥巨资举办“姓氏文化节”后,今年将继续举办第二届“姓氏文化节”,而该县2004年财政收入仅为1.21亿元,财政支出却达3亿多元。
像大多数媒体一样,笔者不赞成淮阳花3000万元建一个主会场、在“迎宾大道”两旁栽种大量名贵花木的做法。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应勤俭节约、量入为出,珍惜手中的每一分钱,切实为百姓牟利,不能铺张浪费、过于奢华。但对于贫困县是否应该举办中华姓氏文化节本身,笔者认为值得商榷。
淮阳地处中原腹地,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是中华文明始祖伏羲建都和长眠的地方。大约6500年前,伏羲在淮阳定姓氏、制嫁娶、画八卦等,开创了中华远古文明。并以圣德团结统一华夏,取各部落图腾特色组成了新图腾———龙,“龙的传人”由此而来。
淮阳还拥有太昊伏羲陵、八卦台、孔子陈蔡绝粮的弦歌台、“中华第一神狗”泥泥狗等大量文物文化资源。但可惜的是,这些资源一直久藏深闺而广无人知。
作为贫困县,淮阳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谋变,打出了中华姓氏文化节这张“世界名片”,通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形式招商引资,为有着血脉深情的海内外“龙子龙孙”搭建一个建设家乡、服务家乡的平台。
要想有收获,先要有投入。不该花的不能乱花,该花的也不能省。
在旅游资源开发前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一旦完成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将是一个长期获益的工程。为办文化节而修整的柏油路,可为老百姓的日常出行提供方便。而且每年的庙会,也都能吸引来自祖国和世界各地的上百万中华儿女到淮阳谒祖游玩。这也是淮阳县以办姓氏文化节为契机,寻求经济跨越式发展的一次尝试。
所以,应该从两方面看待淮阳举办文化节的问题。假如举办中华姓氏文化节,除了让老百姓觉得热闹之外就没别的了,那还不如不办。但如果可以让老百姓得到很多实惠,可以成为当地经济起飞的一个契机,那就应该继续办下去。作为媒体,不应该越俎代庖当“法官”,对当事人进行缺席审判,究竟是不是“实事”,应由大多数淮阳人民说了算。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6年03月18日 第三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