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工业行(上)
四川日报记者张萍邹渠
上世纪80年代,经济总量曾与四川比肩的山东,如今已把四川远远甩在后面。
去年,山东省实现生产总值18468亿元,位列全国第二;财政总收入3342亿元,同比增长24.7%;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8411亿元,同比增长28.4%,跻身全国前列。 奇迹是怎样发生的?3月,记者踏访齐鲁大地。
引擎:打造制造业基地
上世纪90年代,山东坐上中国经济大省前三名的“交椅”,一坐就是10多年。
“稳定增长是山东经济前些年最突出的特征。”山东省经贸委负责同志介绍。但这种稳定,在几年前被自加压力的山东人自己打破。2003年6月召开的山东省委工作会议会上,省委书记张高丽的4个“加快”,启动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经济大发展。“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一个重大战略部署随即出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制造业强省。
打造“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战略目标确立:以青岛、烟台、威海为主体,建设世界制造业中心;以山东半岛城市群为载体,建设胶济沿线制造业隆起带。电子信息、汽车、船舶、石化、家电、食品、服装七大产业链成为倾力打造对象。青岛市成立15个专业招商团队,聘请境内外招商代表289名,每月都有10个以上团队在日、韩招商……
注入“新鲜血液”的山东制造业崭露头角:2005年完成增加值6999.37亿元,增长31.39%,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3.2%,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6.6个百分点。采访手记
仅仅20多年前,四川经济总量与山东排位相差无几。20多年后,四川经济总量不及山东一半。去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四川刚突破2000亿元,山东则为8411亿元。
将山东与四川拉开如此大差距的是工业。山东不仅敏锐地抓住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的机遇,参与世界产业链的分工,主动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而且将承接产业转移与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招商引资有机结合,于是有了制造业的迅速崛起。
四川现在面临山东当年面临的同样机遇。山东给我们的启示是:对一个地方来说,发展的快与慢、好与差,不仅取决于能不能敢于抓住、善于抓住机遇,还取决于能不能用好机遇、用活机遇、用足机遇。
推力:“大象团队”领军
3月2日,灿烂阳光中,记者来到青岛海尔集团总部。
这幢只有10多层的大楼,却管理着设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40家制造基地、设计中心和贸易公司。2005年,海尔全球销售收入达1039亿元。像海尔这样的特大型企业在山东有一大群。目前山东省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有310家,过100亿元的企业有25家,过1000亿元的1家。全省销售收入前100位的大企业集团几乎撑起“半壁河山”。这种特别注重发展大型工业企业的现象,被业界称为“大象经济”。
山东为何成了大企业发展的“乐园”?因为这里有适应“大象”生存发展的空间。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们就实施大企业战略。我们搞大企业不是简单地合并,而是按照市场规律,引导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企业体制机制创新和兼并重组。”青岛市经贸委有关人士介绍。在兼并重组中,政府绝不搞“拉郎配”,而是尊重企业的意愿。海尔看上拥有三菱生产线的青岛空调器厂,政府就积极撮合;海信发展起来了,市政府就把海信中意的电子仪表公司下属企业交海信托管……山东“大象军团”还在逐步扩大。去年该省就新增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工业企业70户。
采访手记
山东过100亿元的工业企业有25家,过1000亿元的1家,而四川过100亿元的工业企业只有寥寥6家。四川一些工业项目起步并不比山东晚。上世纪80年代,与海尔、海信等同步,成都也有名气和规模都不算小的洗衣机、电冰箱……不过一二十年过去,伴随着这些东西渐成记忆的,是山东“大象”大踏步入川的脚步声。
缺乏像山东那样一以贯之的工业强省的战略思维;缺乏像山东那样的超前理念;缺乏培育大企业的雄心和魄力;缺乏像山东那样适宜于“大象”的生存环境;缺乏一支过得硬的优秀企业家团队———山东是一面镜子,我们从中清醒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往者不可究,来者犹可追”。意识到不足,我们就有了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