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这个素有尊师重教传统的国家,有一个现象颇耐人寻味:走出校门后,很少有人与昔日的老师保持联系。记者近日的调查显示,毕业15年后,超过九成的人与老师没有联系。
调查说明:调查分别针对大学应届毕业生和大学毕业10~15年的人群,每组随机调查10人。
调查项目:你还记得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里多少个老师的姓名?你是否与过去的老师保持着联系?
调查结果:所记得大学老师名字多于小学、初中;与中小学老师保持联系的人很少;应届毕业生多与大学个别老师有联系,毕业十年后与老师保持联系的人很少。
应届毕业生:多与大学老师保持联系
记者首先对即将毕业的大四学生或刚毕业一两年的人进行了随机调查。
按照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平均要经过50个老师的培养来计算,调查结果经过算术平均得出如下结论:只有47.4%的老师的名字留在学生的记忆里,其中一般为大学老师;每个人平均只与1.9个老师保持联系。
调查对象的差异性非常大,在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各个阶段的老师中,个别人均有一到两人保持着联系,有的联系还比较密切。但是,绝大多数人和中小学老师基本没有联系。不过,几乎所有的人都与一两个大学老师保持着联系。应该说这一人群的社会关系相对单纯,并基本都与学校保持着联系。
毕业10年后:基本和老师无联系
针对毕业10年到15年的人的调查发现,对中小学老师的记忆与应届毕业生组近似,基本上每人记得约9.8个老师的名字,多数人对小学老师的名字记忆犹新。这大概与取样局限有关,因为被调查者多来自农村,而小学老师多是本村邻居,所以名字很少忘记。
在这一组,记得名字的老师只有30.8%,明显低于应届生组,主要是由于所记的大学老师名字有所降低,平均每人只记得5.6人,保持联系的只有0.9人。
一位姓白的老师接受了调查。她说,这个问题提得有点让人伤心,因为我们与自己的老师的联系也很少。白老师说,现在的师生关系和传统的师生关系已经有很大不同了。
老式师徒:关系比较牢靠近似于亲戚
记者认识一位从山东来连打工的木匠,他17岁开始在师父家学艺3年。出师后虽然独立谋生,但是和师父的联系一直没有断,甚至连婚姻之类的大事都要和师父商量。如今虽然到外地谋生,但是每年回家他都要到师父家去看望。
记者了解到,不少手口相传的行业(如手工业、艺术以及以前工厂里师傅带徒弟等)都有拜师的习俗,这使师徒关系成为一种比较牢靠且近似于亲戚的关系。
记者调查中还发现,虽然学生离校后一般与老师断了联系,但是在研究生群体里与导师保持持久联系的不少。
传统师道精神
正在接受挑战
我们现代的教育基本上是针对群体性的规模化教育。在教育实践中,老师的行为基本上被规范化了,学生的学习也被程式化了,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也随之被工作化了。老师对学生的教育里,较多的成分是完成工作,而学生的学习基本上是接受国家赋予公民的权利,是理所当然地接受,而没有也不会存在任何感恩的成分。因此,师生之间的关系就失去了传统意义上的“师徒如父子”那种亲昵。
当然,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是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不可能再回到原来的那种师徒状态。况且,传统的师徒关系里也有许多不利于学生身心成长、不合乎现代精神的东西,比如体罚和人格等级观念等等。但是,在现代教育中,如果增加一些师生之间的个性化接触,老师给予学生更多的爱心,那么学生就必然会对老师记忆加深。如不少研究生和导师的关系,就是一种师生加朋友加合作伙伴的关系,也成了一种相对比较持久的师生关系。
记者刘元春 实习生邢慧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