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网3月19日讯
2006年3月16日,莱州市夏邱镇沟刘家村62岁的沙进友在病床上度过了他高位截瘫后的第四十个春秋。这不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但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40年前的这天,时年22岁的沙进友在一次哑炮爆炸事故中被飞石砸伤,中枢神经严重受挫,脑部以下全无知觉。 40年过去了,这位曾经被上海5家医院共同认定最多能活半年的昔日小伙,如今已年过花甲;而那些共同照顾了他整整40个春秋的兄嫂们,如今也已风烛残年。在兄嫂们40年无微不至的呵护下,沙进友身体逐渐康复。目前,他已经能够依靠拉绳、扶手等实现自己坐卧。闲暇时,他甚至还拿起了纸笔,记录下了自己40年卧床生活的一些点滴。
一句承诺坚守四十年
1966年3月16日,沙进友和两名农民在山上为公社水利建设采集石料时遭遇哑炮爆炸。爆炸崩起的飞石砸断了沙进友的脊梁。经上海市金安医院、上海市第三人民医院等5家医疗机构共同诊断,沙进友第三颈椎至第六颈椎被飞石砸伤,导致粉碎性骨折,中枢神经严重受挫,最多可以延续半年生命。当时,沙进友年仅22岁。曾对人生抱有无数憧憬的沙进友无法接受这一事实。在从上海返乡的轮船上,沙进友以泪洗面,拒绝进食。“弟弟,你吃点吧,别想太多。以后只要大哥能吃上块饼子,就绝对让你吃上馒头;只要大哥还有一口气在,就绝对不会让你流落街头……”沙进友的哥哥沙进忠话未说完,已是泪流满面,兄弟俩抱头哭成一团。
男儿之诺重千斤。当时,沙进友生活在一个11口之家的大家庭里,三个哥哥都已结婚但并未分家,57岁的母亲体弱多病,父亲早在他孩童时代就已过世,大哥大嫂的第三个孩子沙守芳才刚满周岁。这个家庭,虽然不乏温馨,但却十分贫困。在当时,农民生活靠的是集体供给。集体按每人每年供给37斤小麦,玉米的供给量也十分寥寥。为了保证沙进友的营养需要,“家庭会议”一致通过,全家细粮全部供应母亲和沙进友,其他人无论大人小孩,一律吃薯干野菜。刚开始,全家人都瞒着沙进友,沙进友并不知道家里的饭菜供给实行“两个标准”。1969年的一天,沙进友吃饭时看到年仅4岁的小侄女沙守芳一直盯着他手中的馒头,就掰了一块给她。沙守芳欢天喜地的吃到一半时却被妈妈发现,捱了狠狠一记耳光。看着号啕大哭的小侄女和气愤难平的大嫂,沙进友才知道全家只有他和母亲二人在吃馒头。
1971年,随着二哥和三哥的几个孩子的相继出世,沙进友的大家庭人口迅速扩充到16人。按照当时的集体分配制度,除口粮外,其他生活用品都是以户为单位进行分配,别人三口之家能够分到一斤白糖,沙进友的16口之家也只能分到一斤。为了生活,大哥沙进忠不得不主持家庭会议,讨论分家。分家时,无论房屋桌柜还是衣衫鞋帽,大家都互相推让,惟独对沙进友谁都争着照顾。考虑到大哥沙进忠在大队副业工作,三哥沙进庆在公社做赤脚医生,最后,还是62岁的母亲出面拍板:由老二沙进政夫妇暂时照顾沙进友日常生活。在二哥沙进政家中,沙进友一住就是5年……5年后,在大哥大嫂的坚持下,沙进友又住到了大哥沙进忠家中,直到现在。
沙进友虽然被上海市5家医疗机构共判“死刑”,但兄嫂们却并没有放弃希望。1972年6月,沙进友住进了青岛李村医院,接受新一轮治疗。住院期间,沙进友头发长了,但最近的理发店也距离医院有2里多路,理发师傅不乐意来医院为他理发,经不住沙进友三嫂的苦苦哀求,才勉强答应。来到医院后,看到沙进友三嫂带着两岁的孩子为小叔子端屎端尿、擦身按摩,师傅感动了,不但坚决不收沙进友的理发费,临走还为沙进友留下了5块钱。此后,每隔一段时间,这位理发师傅都会到医院免费为沙进友理发。
我们在做该做的事
对于沙进友兄嫂们的采访进展的十分困难。他们一直认为自己普通而平凡,在做着自己应该做的事。四十年的日复一日,让他们把自己对于残疾弟弟的照顾呵护下意识的纳入了自己正常的生活轨道,所有的伟大都被平凡琐碎的日升月落一一淹没。
但沙进友却记得。
沙进友清楚的记得,四十年来,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无论工作多么繁忙,自己的每一个生日都是家里最盛大的节日,从来无人缺席。四五桌的席面,堆积如山的礼品……
沙进友清楚的记得,1970年7月12日自己26岁生日时,大哥大嫂倾其所有为自己买来的第一件家用电器:东方红收音机,自己珍藏至今……
沙进友清楚的记得,1999年二嫂被确诊为肺癌后再次来到他的炕前,哭着要求把他接回家中,照顾他到自己走完有生之年……
他无法忘记,与自己同岁、自己受伤时仅过门三个月的三嫂为自己接屎接尿、擦身按摩的情景;无法忘记在自己便秘时守候在炕边、端着便盆两个小时一动不动的大嫂;无法忘记2005年11月的一天,照顾自己闹肚子的67岁大嫂一宿未眠、昏倒在地,被送往医院,而大哥却依然含泪留守在他的炕前……
40个春秋冬夏、14600个日日夜夜,日复一日的擦身按摩、夜复一夜的接屎接尿,沙进友没有因长期卧床生过一次褥疮,没有看过兄嫂们一个冷眼恶色。在兄嫂们的精心呵护下,今年62岁的沙进友看上去只有50岁上下年纪,气色红润、精神焕发。除了高位截瘫无法行动外,沙进友再无其他疾病,但他的兄嫂们却都身染沉疴,多病缠体。
邻居沙云英说,自从1976年沙进友常住大哥家后,就再没有看到他大嫂孙增香参加过亲友一次婚礼、出席过村里一次宴会。孙增香成了沙进友专门的陪护,成了沙家的留守大嫂,30年善始善终。
一家之举振奋一方民风
久病无孝子,何况兄嫂?对于沙进友兄嫂们照顾残弟40年的事迹,许多人曾经表示怀疑,认为是媒体不负责任的夸大、周围人道听途说的以讹传讹。
2003年7月,莱州市文峰路街道关家桥村的吕华平在当地电视台看到关于沙进友一家的报道后深感怀疑,甚至跟村里人打赌,说其中肯定会有水分。第二天,好事的吕华平专门乘车来到沙进友家一探究竟。推门而入,当时的情景让他至今难忘:一个看上去只有50岁不到的老汉斜依在炕上,脖子上围着塑料布;而一个颤巍巍的老太太,正在戴着花镜为他理发,这个老太太,看上去足有70岁……一个月后,吕华平带着妻儿、拎着礼品,再次来到沙进友家,说是来这里接受最朴素、最真实的情感教育。“回去后,我们一定要好好的孝敬老人、善待亲人……”临走时,吕华平和妻子郑重保证。
近几年来,慕名前来探访沙进友一家的各界人士数不胜数。而每一位访客几乎都是带着怀疑而来,怀揣感动而去。
2001年4月,侄女沙守芳再次高票入选村委会,担任调解主任一职。在沙守芳手上,没有调解不了的家庭纠纷,没有和解不了的邻里矛盾。“老一辈们的道德为人让我心里踏实,调解纠纷理直气壮,村里乡亲也都服气……”沙守芳说。
受沙进友兄嫂们的影响,诚孝已成为沙进友一家的门风,也已成为沟刘家村一村的村风。不仅是侄儿、侄女尊重孝敬瘫痪在床40年的残叔,甚至连侄媳、侄女婿和街坊邻居们也从来没拿沙进友当外人,没嫌弃过这位大小便不能自控的高位截瘫病人。每年沙进友的生日或春节,他的炕上总会挤满了前来探望他的侄儿、侄媳,侄女、侄女婿,侄外甥、侄外甥女和街坊邻居。“去年春节,我的大侄儿、侄媳妇就睡在我的身旁,二侄女和二侄女婿就睡在我的脚下,陪着我说了大半夜的话……”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沙进友倍感温馨。(朱晓兵林天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