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陈翔
3月16日下午4时04分,广州市下塘西高架桥一辆超载泥头车撞上一辆公交车,造成6人死亡,20人受伤。这宗震惊广州的车祸发生后,两天时间又有4人死在泥头车下:3月17日下午1时50分,一辆泥头车在增城新塘新新路与摩托车相撞,摩托车上3人死亡;当晚9时40分,一辆泥头车在白云区江高镇撞中摩托车,造成1死4伤。
短短两天,泥头车在广州连续酿祸,10条生命随风飘逝,现场惨不忍睹。更令人沉思的是事故发生的连续性。去年广州校巴频频发生意外,“11·15”小溪被校巴司机撞伤弃尸案发生后,紧接着荔湾区增南路上一辆校车没有按照停车点停车,引起等车的数名学生惊慌,导致小学二年级学生占多江左脚被车轮轧中的严重事故。
回过头来,将校巴与泥头车放在一起研究,竟发现二者有如此多相同之处:同属多头管理,同为社会关注焦点,一旦出事同样具备极强的杀伤力和恶劣的社会影响。令人警惕的是,近来,这两种交通工具又在广州陆续酿造了连续性发生的重案。
如何有效防治类似事故,遏制其可怕的连续性呢?记者深入采访相关管理部门,各阶层、各岗位的广州市交通参与者,交通、管理专家,调查近年相关事故,试图以泥头车和校巴为模本,梳理盘旋于其中的多个辩证关系。
校巴一度成“危险”代名词
对于一辆或一类交通工具来说,只有事故发生,才能最清晰地显示其危险性;否则,大家还认为其处于安全状态,甚至让人放心。去年8月份,深圳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在宝安龙华街道上,一辆幼儿园中巴疯狂地开上了人行道,撞伤了大批路人和商贩,事故造成19人死亡。在此之前,校巴的安全问题似乎还没有引起社会关注;而深圳惨案发生后,直至“小溪事件”的3个月时间内,广州市民也没有意识到校巴隐患问题离自家的小孩是这么近。当广州有两成校巴不合格的检测结果宣布后,“校巴”已经俨然成了危险的代名词。
这个转变过程说明,安全和危险是相对的,是随时互相转换的。校巴嘛,一听就是学校的东西,一想应该是很仔细很安全的呀!在出事后,不少市民才发现原来有的校巴超载超得比其他车还厉害,破损比其他车还厉害,而乘客们由于年幼缺乏自救能力,出事后的后果要比其他车都严重!
或许对于泥头车来说,就不存在“安全”的观念问题了———长期以来,一说起大家想到的就是闯红灯、超速超载、酿命案等等。但也许就是这种危险性在人们观念中平常化了,觉得泥头车出事不是新鲜事,从而让应该引起的重视消淡了。
然而,“3·16”案件和3月17日的两宗案件中,最直观地让我们见识了泥头车一类庞然大物的危险性:强力挤压之下,直接受创者几无生还希望,非死即重伤;满载的重物倾斜而出,直扑受害方,从而造成二次灾难。如17日晚的车祸中,摩托车司机就是被泥头车上的碎石压死的。
多头管理易变“无头”管理
在广州社会各界对校巴安全的讨论中,最集中的意志就是将校巴“收编”,由政府统一管理———这也是多数相关管理部门中一线人员对记者表达的意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意见?因为大家都感到:多头管理,有时就变成无头管理;管的人太多,常常就变成没人管。
在广州市,校巴的管理部门有交委、教育部门、交警等;泥头车的管理部门就更多了,有环保、环卫、交委、交警、城管等。这么多部门管,为什么还有重大隐患和事故?有交通专家就对这种模式表示担忧。这位专家表示,不是说多头管理就一定不好,但类似校巴、泥头车这样对公共安全有特殊意义的工具,应该统一管理起来。
之前记者在采访校巴安全时,听到有教育人士反映这样的窘境:注册的校巴他们管得了,但“野鸡车”他们就管不了,教育部门没有相关权限。“3·16”的肇事泥头车是有牌的车,而据掌握资料,广州有近千辆正牌泥头车,野鸡泥头车数量不得而知,有业内人士说“绝对比正牌的多”———那么,野鸡泥头车又该怎么有效管理呢?
昨天,已经有管理部门向媒体承认:对泥头车的管理问题主要在于“管理规定与执法相脱节”。
必须警惕事故的连续性
两天内,广州泥头车连夺10命,去年,广州校巴连续发生事故。对此如果用“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的俗语来解释,或可解释为“事件都有其偶然性”;但是如果我们能从中找到某些规律作用的影子,就不能剔除其发生的“必然性”了。而从哲学的角度上,“必然性”又可催发“连续性”,这才是可怕之处。更应该引起警惕的是,这种“连续性”已初见端倪。(来源:广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