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记者孙颖通讯员杨光刘鹏)近日,记者从丰台区文委获悉,流传200年的丰台米粮屯高跷,目前已经被列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昨天记者来到米粮屯村,一探这个曾经辉煌如今只有3个人会“全活”的古老高跷会。
历史曲折受过“皇封”
在村委会一间平房里,记者见到了80多岁的米粮屯高跷会第五代传人王连,一提起高跷他就唏嘘不已。米粮屯村明末清初称永安屯,是清代皇帝出京南巡第一驿站。米粮屯高跷会就创建于乾隆初年,最早由一位叫马四爷的在天桥打把势卖艺的人创办的,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当时靠全村人一家一户赞助些粮食换成银两购置了服装头饰、脂粉、锣鼓。因为是一帮穷人组织这么一个会自娱自乐,因此定名为同乐会,三十几名会员每人发一面三角“会”字旗,持旗参加活动,很快同乐会的高跷在周边十里八村小有名气。相传一次乾隆无意间看到了同乐会的表演,手书御旨“永安屯高跷会为皇会”,还钦赐三角九尺飞龙旗一面、飞虎旗两面、白色三角旗两面,自此同乐会更名为高跷会,并开始被年年召进宫中进行表演,高跷会逐渐成为京城闻名遐迩、独具特色的民间花会。
扮相齐全生旦净末
63岁的高跷队组织者王惠说,米粮屯高跷的扮演者所扮演的人物各有各的行当:“头跷”是武丑打扮,手持马鞭,是全队的指挥;“老蒯”是彩婆子,穿农村生活服装,持长烟袋锅子或棒槌;“上装”是梳大辫扎彩球,彩色大襟上衣、长裙,手持扇子或手巾,一般为两三名;“下装”是穿带短水袖大襟上衣,长裤,腰扎彩带,一般为两三名。还有渔翁、渔女、傻柱子、白蛇、青蛇、许仙等戏曲人物。米粮屯高跷擅长互相扭逗,表演以双人对舞为主。由上、下装为一组,称作“一副架”。
会“全活”只剩下3人
现在村里的高跷队有40个人,设有13至15个角儿,还有乐队、保护者、打门旗的,如今米粮屯的高跷已经是第五代了,第五代传人王连今年已经80多岁,他现在就是指导指导,已经不上跷了。据介绍,由于没有形成产业化管理,缺乏活动经费,演出也是自发和不取报酬的自娱自乐或者公益性活动,所以高跷会会员们没有经济收入,平时大家根据自己的劳动技能分散在本市的不同行业自谋职业,遇到庆典或镇村组织活动时提前进行集中训练。高跷是具有一定风险的活动,村集体没有资金为大家投相应的人身保险,另外经费也是个不小的问题,道具、服装、给会员的补助等都要支出,这些都困扰着高跷队的发展。现在全村会“全活”的只剩下3个人了,年轻人基本上在外务工,一是很难对高跷感兴趣,二是也没时间练习,整个高跷队面临“绝唱”的危险。 文并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