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岭矿工业区。
刘广军摄
本报记者 彭嘉陵
一个估算投资需97.43亿元的煤炭项目,实际只花了47亿元;一个原设计1500万吨的单一露天矿,最终变成了露井联采、资源利用率最好、效率最高的矿区,实际产能可达3000万吨……这就是平朔安家岭矿。
经历几度生死沉浮,历经无数风雨坎坷,平朔二期安家岭项目,3月18日终于得见彩虹。中煤能源集团公司(下称中煤集团)及所属的平朔公司,在一系列巨大的风险和压力面前,把改革和创新发挥到了极致。
立项,倒算成本,力争以最少投资建成项目;担保,中煤集团公司承担极大风险
“安家岭项目真是太不容易了!”面对记者,平朔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刘泽民感慨万千。刘泽民1982年大学毕业就被分配到平朔矿区,亲历了与美国人合建安太堡露天矿和中国人自己建安家岭露井联采矿的风雨历程。
安家岭项目是我国“九五”期间利用日本能源贷款建设的重点项目,计划建成与安太堡露天矿同等规模的年产1500万吨的露天矿。安太堡是上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能源大亨哈默与中方合资建设的,初期投资就达6.5亿美元,后来又追加16亿多元人民币。到了90年代中后期,建一个同等规模的露天矿大约需97.43亿元人民币。而安家岭矿所能用的日本能源贷款只有4亿美元。很明显,如果纯粹照搬安太堡模式,安家岭项目根本不可能立项。
据平朔公司董事长张宝山介绍,面对着项目上还是不上,曾经有过激烈的争论。上,意味着极大的风险:由于效益不好,美方已于几年前撤资走人,再投、再建,意味着重蹈覆辙。而且,美国人都不干了的事,我们为什么还干?不上,日元贷款就作废了,矿区没有新的经济增长点,由美方股权转过来的债务无法还清,平朔矿区生死难料。
为了还债,项目要上。从立项开始,安家岭项目就走上了一条与众不同的建设道路。
安家岭项目一开始就实行项目法人“终身”责任制。项目法人对项目的筹款、建设实施、生产经营、贷款偿还和资产的保值增值全程负责。“少花钱、迟花钱、多办事”,项目建设投资管理变成了资本运营。
他们花了28天,算出至少需要68亿元才能建起来。可是,这个数目离实际资金仍然高出太多。不得已,他们只好倒算账,就是按当时的煤炭价格,算投资多少能够还清债务,最后可研估算是49.17亿元。这个数目比原可研估算整整减少了一半!这能行吗?有人认为这肯定是个“钓鱼工程”。
1998年底,安家岭露天煤矿拉开建设帷幕,正赶上亚洲金融危机。此后的几年,我国煤炭生产走入低谷,煤难卖,价大跌,款难收。这时,一些人对项目能否盈利表示怀疑,甚至断言:建成之日就是关闭之时。
屋漏偏遭连夜雨。开工不久,煤炭工业部撤消,原贷款的协议担保悬空,银行停止了项目的支款。
就在这“九死一生”的关键时刻,中煤集团重组,平朔公司加入中煤集团。
中煤重组后的第一次董事会会议就是研究安家岭项目。时任中煤集团董事长的经天亮认为,当前的煤炭市场虽然非常疲软,但建设成本也最低。低谷是暂时的,市场必然会复苏。这是不可多得的建设良机,要加快进度。争取了时间就等于节约了投资,争得了先机和主动。
于是,面对各种不同的看法和阻力,顶着巨大的风险和压力,中煤集团公司承担了连带责任担保,将安家岭项目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
优化设计方案,改单一露天开采为露井联采;把不采区的煤采出来,实现资源最大利用
项目发展到2002年,内部环境、外部市场发生了深刻变化:矿坑打开后,发现煤炭硫分含量高,达不到环保要求,客户不要。这样的煤只能采一半,另外必须从其他地方配煤,否则卖不出去;同时,各种原材料和土地征用费不断上涨。而此时,露天矿项目已投进去37亿元,剩下的10亿元不够完成后面所需投资。
怎么办?露天开采必须紧急刹车。于是,露井联采的战略构想跃然而生。
上井工矿的构想,来自于露天开采成本太高;上井工矿的构想,也来自于对资源的最大回收。20多年来,安太堡矿搬出了一座山,现在安家岭矿也开始搬山。两矿搬出的山下面,压着1亿多吨的煤;而两矿之间还有1.5亿吨煤炭储量的不采区。也就是说,单一露天开采,总计有2.5亿吨煤采不出来。
综合以上因素,露井联合开采应该是最佳方式。然而,平朔矿区自建设以来,一直以露天开采闻名,大型井工矿建设在朔州地区没有任何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以借鉴。关键是,由于平朔矿区的煤顶板硬,煤层硬,埋藏浅,综采放顶煤工艺可能无法采用,而其他工艺太浪费资源。同时,面临着确保工期、质量、投资的艰巨任务,如果仓促上马,将承担决策失误的责任。
经天亮再一次面临艰难的抉择。他邀请专家到现场踏勘,开展技术交流和论证。
花了整整一年时间论证、研讨,最终,中煤集团公司决定上井工矿,并采用综采放顶煤工艺。这就将安家岭项目由一个年产1500万吨的单一露天矿,改成了一个年产1000万吨的露天矿,加上一个年产500万吨的井工矿。设计总能力不变,但实现形式发生了根本变化。
集成创新,各方力量联合攻关;部分进口设备合作制造,带动国内装备业
为了节省投资,安家岭项目从建设一开始,其设备配套主导思想是:立足国产、关键引进、适应当地、自我创新。中煤能源集团公司是我国煤炭行业产业链最完整的企业,拥有煤炭设计、施工、监理、生产、营销等一系列的产业优势。中煤集团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抽调各方面的精兵强将,集中力量大会战。通过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实现了集成创新,使安家岭项目成为我国煤矿自行设计、自主建设、自我配套的成功典范。
一次采矿设计,要对比20多个相近方案,遴选最优。项目初期,沈阳设计院对露天矿提出了5个优化方向,40项优化措施,使项目总投资得以控制。承担井工矿设计的西安设计院,大胆采用“一矿两井”的灵活建设模式,并成功采用综采放顶煤工艺。
在安家岭井工矿特殊地质条件下,采用综采放顶煤工艺,国内没有先例,而进口设备每套需2.4亿元。中煤集团决定集中集团力量,自主攻关制造井工矿综采设备。经过反复优化方案,决定由中煤装备集团组织北京煤机厂、张家口煤机公司,联合煤科院开采所联合制造。通过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经过反复攻关,实现了千万吨级综采工作面重大装备国产化,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造价仅为进口的一半。
对部分进口设备实行合作制造。在与国外公司合作制造挖掘机械过程中,国内厂家也提高了制造水平和产品质量。以前,我国只能制造10立方米以下的挖掘机,2005年太重集团生产出了第一台25立方米挖掘机,填补了国内空白。
把部分国产设备的运行和维护承包给生产厂家。这种反承包的方式,便于厂家发挥专业技术优势,保证设备的完好率和开工率,降低维修费用,也减少了矿区人员以及维修设备、工具的配置。对大型设备,鼓励国外生产厂家将部分产品分包给国内厂家,降低了采购价格和运行成本。
这样,安家岭项目总体实际投资47亿元,比原批准概算投资节省2亿多元。以吨煤157元的投资标准,建成了中国最现代化的包括露天矿、井工矿、选煤厂、铁路等配套的煤炭项目。吨煤157元的投资,只是一般国有大矿投资的一半。
平朔安家岭,将以一系列“中国第一”,在煤炭工业发展史上写下重要篇章:
中国最大、最先进的露天矿———设计年产1000万吨,实际产能可达1500万吨;
中国最大、最现代化的井工矿———设计年产500万吨,实际产能可达1500万吨,设备全部国产化;
中国第一座露井联采、煤炭回收率最高的资源节约型煤炭基地———露天矿回收率达96%,井工矿工作面回收率达85%;
亚洲最大的全重介动力煤选煤厂———年入选原煤2500万吨;
国内第一家一投产即可按期还本付息的煤炭项目———试生产以来已累计上缴税费11亿元,累计还贷21亿元。
……
安家岭,走出了一条我国煤炭工业“多、快、好、省”的发展新路,做到了出煤多、建设快、质量好、投资省。无疑,它将成为我国煤炭工业的新标杆。
《人民日报》 (2006年03月20日 第八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