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编者按:长沙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村庄规划调查活动上周结束,在为期一个星期的调查中,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五所高校的600余名学子,在市规划局和18家设计单位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奔赴200个村庄,住农家屋,吃农饭,听取农民对长沙新农村村庄规划建设的建议与呼声。以下是学子们对本次调查活动的所言所感,字里行间可以看出,长沙农村的勃勃生机给学子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前景更让他们充满遐想。图为调查小组正在农户家中进行问卷调查。 章盛莉 摄
乡村巨变扑面来
熊静
为期7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规划编制调查工作在紧张充实的生活中很快过去了,一周时间里,我们一组三人随机调查了长沙县(上“朗”下“木”)梨镇的近百户人家,对农村的现状也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通过与村民们交谈,我们了解到农村和城市的差距,也了解到他们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的迫切需求。
第一站是保家村,这是一个以工业为支柱产业的村庄,近年来大部分村民都盖上了两层楼的楼房,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摩托车,还有少部分村民拥有小汽车,这些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沙农村的新面貌。第二站是以农家乐为特色的金托村。通过有效地利用水塘山林,金托村修建了崇源和文杨两座度假村,每天晚上有大量的村民来此娱乐休闲,反映了村民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开始重视精神生活,体现了农村生活品位的提高。最后一站是花园村,这里正在规划筑堤修建大湖,规划发展生态农业,使花园村成为村镇生产生活的后勤基地。
这次调查活动使我们有机会投身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实践中,深切感受到农村的巨大变化,看到了农村还存在着村庄居民点布局分散、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大和不配套等问题。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添砖加瓦,贡献我们的微薄之力。(作者系湖南大学建筑学院2001级学生)
新农村要对陋习说“不”
刘辉
在本次社会实践中,我校城市规划专业的120余名学生前往宁乡县灰汤镇实地调研。分组后,我们一行4人前往灰汤镇新联村展开调查,几天时间里我们一直在收获着,思考着,感动着……
通过与农民们交谈,我们对当地农民的生活状况有了较为清楚的了解,并组织了两次座谈,希望能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帮助农民兄弟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我们发现,农村群众联络交流的渠道少,树新风讲美德的活动少。用农民的话说就是,过去说书听戏看电影还有个麦场,如今连个开会聚堆的地方都没有。有了场地,搞些文艺演出啥的,说说新风尚,唱唱新文明,总比光靠大喇叭喊话、办黑板报强。
农民们希望在农村多开展“美德在农家”等形式多样的文明新风活动,新农村不能光有蔬菜大棚,不能光有水泥路,不能大家低头忙挣钱,还得形成“一人有事大家帮,全村有事共商量,敬老爱幼学贤良,和谐助人成风尚”等良好村风民俗。
农村一些陈规陋习和不文明现象同样引人深思。因此,我们认为村里应该集中村民们的意见,制定符合实际、能治“坏习气”的《村规民约》,像道德评议会、禁赌协会等各种群众组织都要建立起来,让村民们共同参与,共同抵制歪风邪气,共同弘扬社会正气。(作者系中南大学2002级城市规划专业学生)
我们任重而道远
周俐
“同学们辛苦了,欢迎你们以后常来山塘村走一走,看一看!我相信不用多久,这里肯定会有一幅新的景象!”3月18日,望城县坪塘镇山塘村的负责人吴建新笑着为我们送行。
调研虽然结束了,但7天时间里发生的一幕幕情景却让我久久不能平静。当地的镇、村干部和村民对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部署的拥护、支持和期盼,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但调查期间我们也发现,水泥厂造成的环境污染影正影响着村民的生活质量;村内那些没有硬化的土路,也影响到了村民出行;医疗、教育、文化设施都存在不太完善的地方。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需进行科学、合理的村庄规划,提升农民的生活条件,让他们真切感受新农村的新风新貌。
在熟悉了山塘村的情况后,我们小组成员集中讨论,提出了对村庄的初步规划方案。通过一星期的锻炼,应该说我们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了丰富,收获颇丰。实际接触到的农村现状也让我们觉得:编制村庄规划是一项很有必要的工作,为了合理布局各类用地,避免重复建设,科学的村镇规划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在这个大背景下,作为规划专业的学生,我们任重而道远!(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002级学生)
把农民盼望记心中
钱洪杰
3月13日上午9时,迎着飞扬的雪花,我校121名大学生在14名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分别奔赴长沙市的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雨花区和开福区的36个村,展开为期一周的村庄规划实地调查。
我们分成了40个小组,每个小组3到4个人。白天,同学们挨家挨户地调查村民的生产生活情况;晚上,每个组的学生就聚集在一起,认真统计,用心绘图。有的村调查范围大,不少同学的脚磨起了泡,但自始至终都没听到过一个人叫苦,因为同学们都知道,自己手中拿的不是一份普通的调查表,而是一份份“民情表”,每一份表里都承载了村民的“现状”与“未来”。在一周的调研中,我们听到了农民对新农村的热切期盼,他们盼望建设一个“健康营养”的新农村:“要把路修好,才能致富”;“希望引进效益好的无公害工厂和企业,让农村富余的妇女劳动力也可以为社会出份力”;“坚持村庄的山水原貌,减少规划建设中人为地破坏,才能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希望建设一些娱乐休闲设施,加强村民间的联系,让农民的业余生活丰富起来”……
通过一周的调查实践,我们每位同学都觉得收获颇多,能够参与新农村的建设,我们感到愉悦,更感到光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还刚刚开始,这是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值得我们每个人为之奋斗。我们会把农民的盼望记在心中,毕业后还要投入到这项工作中来,如果有机会,我们还要来到这里,用知识服务农村,用青春回报社会。(作者系长沙理工大学建筑系2003级学生)
每走一步都在思考
杨海琳
在此次村庄规划调查活动中,我担任我校第三小分队组长,主要负责浏阳市金刚镇石霜村和荷花办事处牛石村的调查工作。
我们每组有5人,2人整理地形图,把所在的调查区域图分割拼和;2人联系乡镇负责人,收集和整理当地县(区)、镇(乡)、行政村及其用户信息,争取全面到点到户;1人安排调查工作指南,将本次现场调查工作分为县(区)、镇(乡)、行政村三个层次,主要收集社会经济发展基本情况,区域城镇体系规划情况以及当地经济产业发展、土地利用、交通、文化、教育、卫生及社会保障体系等各个方面的现状及规划情况。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看到了现代村庄的种种新风尚,也看到了农村中存在的不少现实问题,我们每走一步都在思考,并提醒自己要真正地认识农村,了解农民,努力改变农村面貌,与此同时,我们也强烈地感受到了自身责任的重大和这次规划调研工作的重要意义。
在调查中,我们非常直接地感受到农民对新农村的期待,当我们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内容解释给农民朋友听时,他们都高兴地鼓起掌来。我们真切地感到,这次调查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为我们规划和建设贡献力量提供了难得的平台。(作者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2002级学生)
收获着 感动着
——市规划局局长罗利克点评调研活动
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长沙理工大学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600余名师生,与18家规划设计单位的专业设计人员共同组成村庄规划编制实地调查组,深入五区四县的200个村进行的村庄规划实地调研活动,这在长沙的规划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正如参加这次调研活动的师生所说,他们“收获着、思考着、感动着”。
实践出真知。青年学子们从高校的“象牙塔”走入农村,七天七夜的农村调研之行,他们一定有很多的收获、思考和感动。作为这次活动的组织者,我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学校、设计单位对这次调研活动的投入和热情让我们感动,省、市、县有关部门,乡镇、村对本次调研工作的支持、对规划工作的重视让我们感动,农民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期望让我们感动,春寒料峭,学生和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认真工作更让我们感动!
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开门编制规划,必将有利于加速村庄规划的编制,提高村庄规划的质量;通过农村实地调查,为规划专业的学生提供实践的平台,必将有利于对规划湘军生力军的培养;大规模的深入调查,积累农村规划建设的第一手资料,抛砖引玉,必将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全面展开。通过这次调研,我们的收获的何尝只有村庄规划编制基础资料,我们收获的是广阔农村明天的富裕与希望。
章盛莉 整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