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每当出现判罚争议,裁判便成为全场最受关注的焦点。本报记者廖艺摄
新闻点眼:
对于球迷来说,他们希望裁判在赛场上是“隐形”的,因为一旦他们被人们频频提到,那肯定不会是好事情。裁判就是这样一份工作:他们有功的时候没什么人会注意,而他们犯错的时候却会被放大无数倍。
本赛季CBA常规赛,裁判管理体系和裁判的执法水平遭到广泛质疑,现在是需要中国篮协拿出解决办法的时候了。
本专题撰文:本报记者张健强史勇
问题一:CBA裁判都从哪来?
本赛季执法CBA常规赛的裁判共有74人,他们分别来自上海、北京、广东、江苏、山东、前卫、解放军、通讯体协等23家单位。其中,上海裁判有8人,人数最多,其次是解放军7人,北京和江苏各有6人,辽宁、浙江和山东各有5人,广东仅有两人。
在众多的CBA裁判中,来自北京大学的体育教授马立军无疑是目前名气最大的。在CBA十年最佳贡献奖中,马立军获得了最佳裁判员的称号。作为CBA的见证人之一,马立军曾多次获得CBA“金哨奖”,并多次担任国内联赛决赛的主裁判工作。2004年雅典奥运会,他与来自山东的宋延平一道参加了篮球比赛的执法工作。
目前执法CBA的所有裁判员,同时也要参与WCBA的执法工作。在本赛季WCBA优秀裁判员名单中,来自上海的国际级裁判郁斌荣膺“金哨奖”。1996年就被国际篮联授予国际级裁判称号的郁斌,临场执法非常冷静。来自辽宁的杨茂功也是多次获得CBA和WCBA“金哨奖”的裁判,他曾参与过2002年美国男篮世锦赛和2000年悉尼奥运会篮球比赛的执法工作。
广东宏远宝玛仕已经夺得了两届CBA总冠军,但广东在篮球裁判队伍建设上还有些薄弱,虽然目前有两名广东裁判参与执法CBA,但他们都还不是国际级裁判。本赛季CBA常规赛,球队教练与裁判争执的场面屡见不鲜。新华社记者王小川摄
问题二:CBA裁判主业为啥?
“据我所知,CBA的裁判90%是老师。”马立军告诉记者。的确,在目前执法CBA的裁判队伍中,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学校,而且不少还是来自名牌大学。
在几名北京裁判中,马立军来自北京大学,杨宏峰来自中国人民大学,辛迎喜则是首都体育学院的老师;在上海裁判队伍中,大学老师也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吴敏华和赵军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夏春来自上海体育学院,胡吉来自上海大学;3名天津裁判都是来自当地的大学,王俊智是天津师范大学的老师,乔龙升是天津工业大学的老师,李实是天津体育学院的老师;江苏的孙卫兵来自南京商业专科学校,李荣和李正分别来自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和江苏医科大学;广东的汤小康来自广州星海音乐学院。
另外也有一部分裁判是中学老师,如井文来自北京22中,邓勇来自青岛17中,何鲁伟来自杭州高级中学。
其余10%的裁判大多出自于体育竞赛管理部门,本赛季WCBA“金哨奖”得主郁斌目前就职于上海市体育局,来自辽宁的宁日辉目前的身份是鞍山市体育局副局长,浙江的王卓平是浙江省篮协的官员,他也是浙江省体育局竞赛处主任。另一位浙江籍裁判宋晓竞现在工作于浙江桐乡市文体局。
作为辽宁省最年轻的国际级篮球裁判,姜志远现在的身份是鞍山市财会人员培训中心教务科科长。隶属于前卫体协的周江安是我国首位国际技术代表,他被称作是“裁判中的裁判”,他目前供职于西安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但他同时也是西北工业大学的兼职教授。
问题三:CBA裁判待遇如何?
一场常规赛700元,一场季后赛800元,这就是CBA裁判本赛季执法一场比赛所能获得的报酬。实际上,这已经比上赛季有所提升了,上赛季CBA裁判执法一场季后赛也不过600元。在交通方面,车程在8小时以内的,裁判只能乘坐火车,车程在8小时之外的可以坐飞机,这笔费用都由国家篮管中心实报实销。
“目前CBA裁判执法一个赛季收入最高的也就是3万元~4万元。由于要经常出差,裁判自己的本职工作肯定会受影响,他们在原单位的收入也会因此减少。”这是马立军总结的一个数据。对于这一收入,马立军表示并不满意,他觉得与运动员、教练员动辄就拿几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年薪相比,裁判的收入显然过低。
“CBA的裁判绝大多数是大学老师,他们在学校的收入每月都在4000元上下。”马立军认为CBA的裁判在金钱方面并没有太大压力,但是与运动员或教练员比起来,裁判在CBA中属于“低收入阶层”,两者之间待遇相差太大,这也就给了个别人想钻裁判“空子”的余地。
实际上,对于裁判待遇偏低的现状,很多人也早已意识到,国家篮管中心主任李元伟一年前就曾提出要建立一支职业化裁判队伍,以杜绝目前裁判队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究竟该给裁判多少报酬,才能使这些本已有一份稳定工作的裁判们能放下一切成为一名职业裁判?这个问题让李元伟当初的构想一直难以实现。马立军认为,如果要建立一支职业裁判队伍,中国篮协应该在薪水方面缩小裁判与运动员的差距,这样才可以有效地减少各种问题。球迷们最希望裁判公正执法。新华社记者杨磊摄
问题四:CBA裁判权力多大?
事实上,裁判队伍的内部管理还是非常严格的,他们的权力并没有像球迷想象的那样大。中国篮协有一套裁判管理体系,而且每一场比赛都会派出比赛监督,他们大多是退役的国际级裁判。当年的“金哨”靳茁如今也是比赛监督之一,有这样的“火眼金睛”在场,当值裁判的错误是无可遁形的。
对于每一位裁判执法水平的高低,在一些比赛中犯下的错误,比赛监督在每场比赛之后都会向中国篮协递交报告。而出现严重错判和漏判的裁判,都会受到内部处罚。
由于CBA大部分的裁判都是兼职,这些处罚一般不会对外公布,因为这会影响他们的本职工作,对其家庭也会造成影响。实际上,国际上大部分的体育组织对于裁判的处罚也都是内部处理,很少对外公布的。而对于下派到各个赛区的裁判,中国篮协也有“避嫌原则”。除本地裁判不执法本地球队的规定外,当一名裁判被某个俱乐部投诉较多时,中国篮协也会考虑尽可能不让他到这个俱乐部的主场执法。
不过,中国篮协尽管已经竭尽所能地想了很多办法,制订了很多条例,但这些条例的实际约束力并不是很大。如果某位裁判执法工作没有做好,他还完全可以回到自己的正职去安心工作,因此有个别胆大的人收受“红包”也不是奇怪的事情。
中国篮协虽然一直希望能够建立职业裁判体系,但要实现这一计划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问题五:CBA裁判如何发展?
目前CBA的大部分裁判都是大学老师,这是一份安稳、舒适且受人尊重的职业。另外,还有不少裁判是各地机关单位的干部,其中有不少还是副处级的领导。
要建立职业裁判体系,意味着这些裁判要放弃原本待遇优厚的职业,全身心地投入到裁判工作当中,而目前大部分的裁判都不会作出这样的选择。据悉,中国篮协在最初提出建立职业裁判体系时曾经征询过裁判们的意见,结果遭到大部分裁判的反对。
与此同时,中国篮协又无法在短期之内迅速地培养出一批新裁判来实现裁判的职业化,因为目前CBA比赛节奏很快、对抗也很激烈,新的裁判在短期内根本无法适应如此大的压力,并且裁判对于比赛的理解也需要很长时间的培养。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裁判也属于高危行业之一。因为他们所面对的不单单是两方球队,还有现场的无数球迷。当“黑哨”的喊声响起时,相信大部分的裁判都会承受巨大的心理煎熬,他们甚至会遭到情绪失控的球迷的攻击。
要建立职业裁判体系,首先就要界定裁判的收入。让裁判宁愿放弃原来优厚的待遇,投入到职业裁判队伍当中,这需要给他们相对较高的报酬。
另外,要裁判以此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中国篮协就需要给职业裁判建立例如养老、医疗、公积金等相应的保障体系。从这一点来说,建立职业裁判体系,CBA还有非常多的工作要做。(来源:广州日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