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昨日从我市申报山东省文博会文化产业项目的相关资料中获悉,截止到目前,青岛文化产业项目已累计吸纳社会资金逾40亿元,内容涉及动漫、影视制作、旅游文化、娱乐文化、出版、文化产品生产销售等多个领域。 其中已经签约的总投资过亿元的产业项目8项,另有3项外资引进项目已初步达成意向。这一急速扩张的增量不仅使青岛成为6月山东省文博会上参展规模与实力最劲的城市,同时也集中展现了2006年青岛文化产业发展的加速进程。
依据国家统计局新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在青岛2006年新增的文化产业项目中,动漫、影视制作、出版等首次脱颖而出,成为我市文化产业核心层的主打内容,弥补了一直以来青岛在文化艺术、出版、电影电视等文化产业核心领域的弱势状态。
以青岛市南软件园为核心建设以动漫游戏产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并将之升级为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在崂山区兴建总占地面积11340平方米的中鲁时空动漫高科技产业基地,更重要的是发展创意产业本身。
二
据了解,创意经济这一概念发轫于英国。英国政府对创意产业的定义为:“创意产业起源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才华,这些智能通过开发与生产,具有创造财富与就业的能力。”作为最早的探索者,英国从创意产业中尝到了甜头,其创意产业增长速度比经济增长快两倍。
与传统的、以物质消耗为基础的“手脚产业”不同,创意产业被称为“头脑产业”,即强调创意对经济的推动力,同时兼具创新性、高附加值与强辐射渗透性的特点。目前,创意产业在国际上方兴未艾,正在成为现代产业发展中的一个亮点。
据了解,2004年,上海的创意产业增加值为491.1亿元,占当年全市GDP的6.6%。在“十一五”规划中,作为上海经济发展新的引擎,创意产业被摆到更为突出的位置。
我市发展创意产业具有一定的优势———开放的国际环境、雄厚的文化基础、一定的人才资源以及迅猛发展的现代服务业,都为我市发展创意产业提供了可能性。同时,我市正在积极打造帆船之都、音乐之岛、影视之城,这无疑也是创意产业发展的难得机遇。此外,近年来我市服装加工业发展迅猛,必将进一步刺激服装设计等相关领域的业务拓展。
基于以上原因,我市发展创意产业可谓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等各方面条件。
我市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大力推进金融保险、旅游会展、信息咨询、总部经济、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作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筑现代产业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发展创意产业被明确地提到我市未来发展的蓝图中。
三
发展创意产业,处于中心城区的市南区已经先行一步。
据市南区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从去年开始,该区已着手对发展创意产业进行调研。同时,他们还邀请了多名专家学者对发展创意产业进行了论证,并成立了旨在促进创意产业发展的协调小组和项目小组。
在此基础上,市南区已制定出灵活的政策以进一步刺激创意产业的发展。根据投资额和发展潜力,他们将按照“一园一策、一企一议”的原则,进行招商引资,精心培育创意产业。可喜的是,在有关各方的配合下,被命名为“创意100”的位于南京路100号的创意产业园已掀起“盖头”。
那么,市南区在发展创意产业过程中应优先解决哪些问题呢?上海市有关专家认为,青岛发展创意产业,首先要注意找准创意产业与市场的结合点;其次,要注意高端人才的引进与储备。
创意产业是一种靠挖掘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获取发展动力,并通过知识产权开发和运用,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产业。它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融合,也是经济和文化的融合。因此,发展创意产业要注意将文化与经济融合起来,不仅仅要在文化上作文章,更要找对与市场的结合点。简而言之,要能够顺利地卖掉“创意”。在上海的M50、八号桥等创意产业集聚区,记者看到,来这里参观的人除了获得感官上的享受外,还可以就自己喜欢的商品与商家讨价还价。在这里,艺术品与商品之间没有什么界线。其实,只有能够顺利地卖掉“创意”,这个产业才能具有活力。
同时,高素质的人才也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创意产业是所谓的头脑产业,“头脑”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因此,创意产业要发展,关键是拥有数量众多的高质量的人才。上海是一个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城市,目前已有多个国家的人才在这里从事创意产业。尽管如此,上海市依然将“引智”工程作为重中之重。与上海相比,青岛的人才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巨大的差距,因此,如何吸引业内的高端人才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创意产业,在上海尽管只是处于初创时期,但这把“智慧的冲天之火”已把上海映照得格外绚丽。我们也期待,青岛也能燃起这把“冲天之火”,让青岛这座城市更多地体会到创意的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