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四”怎样更上层楼
新闻提示
今天上午,社科院发布2006年《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排名结果显示,香港、台北、上海、北京、深圳位居前五强。北京人才结构指数最好,但效益指数仅位列第86,在降低能耗、治理污染方面仍需进一步努力。企业制度、企业文化、商务环境等排名北京不太理想,房地产市场“很不健康”。
全国排名第四,在内地仅次于上海,北京的城市竞争力比去年(内地第四)有了提高,算是“名列前茅”。但仔细想想,这个排名是否值得我们高兴呢?北京荟萃了大量的人才,作为首都,在政策上也比其他地方有优势,拿到这样一个排名,显然是让人不太满意的。如果放在全球范围来要求自己,那就差得更远了。
从报告来看,拖后腿的,并非是人才的数量,而是环境、能耗与商业氛围,特别是房地产市场那居高不下的价位。如果用直观的话来解释,那就是北京聚集了全国最多的人才,但他们却还没有让北京成为全国最强的城市,他们还要忍受创业过程中以及生活上的种种不便。而这些,恰恰会给北京竞争力的加强埋下隐患。
从表面来看,北京的问题,就是生活成本很高。人们不得不为基本的生活问题长时间奋斗(例如住房),人们不得不每天忍受蚁步蜗行的堵车之苦,人们也不得不在创业的时候,奔走于各个部门——北京实在是太大了,因为大,所以每次出门都意味着更多的付出,也意味着对环境更多的消耗。
但是,如果从根本上看,造成这些问题的深层因素,还是管理者的效率不够高,管理的细节没有做到位。比如在企业管理上,工商、税务,还不能统一办公,企业在接受管理时,不得不一趟趟地跑路;在城市交通上,这些年花了很大力气修马路、开轻轨,但轻轨车站与道路交通的衔接却总有问题……更不用说房地产了,房子价格高,不仅会给人们的居住造成压力,其实也会给企业的创办者造成压力。
的确,北京人多,外来人口也多,水涨船高,会提高城市的“门槛”。但这不应当成为北京在某些方面“落后”的理由。任何一个开放的大都市,都会面临和北京同样的问题。治大国如烹小鲜,治理一个大城市,也应该拿出一些烹小鲜的精神来。在城市规划、道路建设上要细致耐心,在管理上要提高效率和水平,让政策更加合理,尽量减少人们不情愿却又必须付出的代价。
想让北京更上层楼,这个责任还是要城市的管理者来担当。
本报评论员
程赤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