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波埃拉是巴西的舞蹈演出中最受人欢迎的节目之一。卡波埃拉把武术、格斗、舞蹈和音乐融成一体,成为当今巴西人时尚的运动体育和舞蹈项目之一,受到男性尤其是青少年的青睐。卡波埃拉是体育与音乐的有机结合,它的打斗动作带有优美的舞蹈语言,音乐起着重要的作用。记者近期在里约热内卢观看了该市桑巴舞团的演出,体会到其韵味。
筋斗和脚上功夫是基本技能
进行卡波埃拉运动时,参加者围成一个圈,其中两人在圈內对抗,其他人合着音乐的节拍不断击掌,为这两个人加油助威。 两人进行对抗时,有一个乐队为他们“伴奏”或者说是“击鼓鸣金”,乐队由大、中、小鼓和手摇铃鼓组成,领奏的是一种名为“巴林巴乌”的单弦弓状弹拨乐器,弦约有1米长,底部系一葫芦状音箱,通过发生共鸣把声音放大向远处传播。
卡波埃拉的基本技能有二,一是筋斗,前后空翻、团身翻、侧身翻等动作一气呵成,筋斗翻得又高又飘,为的是表现自己武艺高强,在精神上压住对手,也有在技术上占据有利地形和防卫的目的。
二是脚上的功夫,扫荡、蹬踢等动作主要用于进攻,置对方于死地。据专家说,过去脚上还绑有一种镰刀状的凶器,有很强的杀伤力,现在发展成为一种体育运动后,已禁止携带任何利器。
为摆脱奴役形成的技艺
卡波埃拉起源于巴西北部的巴伊亚州。历史上黑奴买卖盛行时期,该州首府萨尔瓦多是黑奴买卖的中转站。面对困苦的生活和恶劣的工作环境,黑奴们计划有朝一日逃亡,摆脱奴隶主的压迫。为了不被葡萄牙白人奴隶主发现,他们巧妙地将武术动作舞蹈化,融入了拍掌、歌唱等内容。
卡波埃拉也与土著印第安人有关。据专家考证,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劳动中,相同命运的非洲黑人与印第安人在卡波埃拉运动中结下了友谊,他们共同把它的名称比作早期巴西印第安人对一种鹧鸪的形容,这种鹧鸪体形虽小但异常凶猛,擅长与敌人进行激烈的搏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