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历时9天的农业博览会结束了,据组委会宣布的统计数字和解释,今年由于禽流感造成的心理冲击,参观的人数减少了20%。多名博览会工作人员包括博览会主席都认为法国农博会“今不如昔”。博览会宣布的结果,与本报记者的印象完全不同。
这种感觉上的差异可能源自另一个差异:因为记者是来自农业相对落后的第三世界的中国,我采取的是横向比较;而对于法国农博会组织者来说,他们采取的是纵向比较。不过他们的话倒是导致我在本文中也试着对法国农业的前后历史作个简单回顾。
限于篇幅,我就从法国农业出现显著变化的上世纪中叶说起。
据有关史料介绍,虽然法国的农村人口减少自19世纪下半叶就已开始,但英国农村人口比例在1851年时就减少到总人口的42%,法国在1954年才达到相同水平;到上世纪70年代,法国的城镇化水平才达到英国1910年的样子。这足以说明,法国农村在相当长时期保留着传统风貌,农业也在社会中占居着重要地位。
二战以后,法国还曾因粮食不足而实行过配给制。一直到70年代,法国发展农业的主要目标是解决法国人的吃饭和提高生活水平。战后,其农业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现代化阶段,主要是通过政府主导的一系列政策法律措施将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现代化,经历了农业技术的“进步冒险”和“绿色欧洲”;二是70年代开始,法国的农业由自给自足转变为自给有余并大量出口。而到80年代以后,法国的农业则开始明显出现农产品过剩、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现代化问题。
在现代化初期,法国是通过帮助农业生产者和保持农村人口而实行了两种农业分配制度:地租制和地主与经营者分成制。随着发展,于是开始组织老年的农民退休以适应农业经营的集中。自60年代开始,法国政府在经过专家学者与农民的协商调查后开始提出一系列大的农业政策和立法,以图主导农业现代化进程、保证农业生产的合理化:如《农业指导法》、《土地法》、《农业教育法》、《农业经营者医疗保险法》……等等。而在这一过程中又最后逐步完善了涉及农村各项事业的《农村法典》。从资金上,政府主要是通过银行的各种优惠低息贷款来帮助农业经营者生产,另一方面帮助他们从生产技术上购买设备,在组织管理现代化上,向自愿组成的生产合作社提供代优惠贷款。此外政府还帮助农民运用远期购买合同来稳定农产品的价格。
在这一时期,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推广为农业的产量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的现代化,机械化、化学化和品种改良为这个时期的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特征。各级农业技术试验及推广组织相继出现,而政府成立了国家级的农业技术研究中心和农业经济研究中心,有些农业科研机构达到相当大的规模,如有个热带作物研究机构,其人数达到5000人,分支机构不仅设在法国,还遍布赤道沿线的许多国家。为了协调重大的农业技术推广与研究,法国总理一度主持每年的农业联席会议,决定重大的科研项目的补助与经费。由于科技的发展,专业化日益明显,农民成立了围绕不同专业和利益中心而存在的农业商会、农业信贷合作会、农业经营者工会、青年农民会等。
与此同时,法国政府在欧盟主导制度欧盟的农业发展政策,让法国农业成为该政策的最大受益者,而欧盟也成为法国农业的最大依赖对象。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法国成为欧盟的农产品出口最大国家,在全球仅次于美国。而欧盟的农业政策也成为欧盟最大的财政负担,占用了欧盟70%的财政预算。有人说,这等于全欧盟的成员养着象法国这样的少数农业大国。
50年代欧洲农产品就因人的“胃的极限”而出现过剩,经过一个时期以追求产量为主要目标的发展,农业生产集中、地区发展不平衡、农产品单调化、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开始严重起来。进入70年代以后,欧盟提出了绿色欧洲的口号企图让农业生产更加合理化,但实际效果并不显著。而在全球化进一步的发展背景下,特别是欧盟扩大以后,欧盟的农业政策受到新挑战,不得不作出某些调整。这一形势理所当然令法国农民感到十分困惑。
反思起来,人们对法国农业主要的困惑并不在于上述这些问题本身,而在于法国政府包括欧盟领导层都未看到盲目追求单纯产量和生产效率的恶果,没有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现代消费者对农产品多元化、优质化的需要。其二是没有从法国本土的自然资源出发,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发展多样化农业,而一度追求高效农业造成厚此薄彼。三是没有认识到农业、农村的功能不仅是满足人们的吃饱,它还有保护生态、促进生物多样性、美化世界、为后代保留自然遗产以及提供就业的重要作用。(人民网巴黎3月6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