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天:41个八岁孩子用班费买回300份《羊城晚报》义卖;今天:5000元“善款”将送到一对躺在医院的小哥俩手里
本报记者 林洁
一双双稚嫩清澈的眼,无邪地看着每个路过的你。
“买一份《羊城晚报》,献上您的爱心吧。”
昨天下午,广州市东风东路小学一群穿着校服、戴着红领巾的孩子,穿梭在东风东路东峻广场一带,拿着一个小小的捐助箱,学习当一个爱心小报童。
助人,证明“我不是最弱小的”
早在2月,一对患上严重尿毒症的曹氏兄弟牵动了羊城人民的心,他们的父亲倾家荡产筹到的钱只能救一个孩子,面临生死抉择,弟弟把生的希望让给了哥哥。
这样一个故事在东风东路小学二年七班传开,一个个小小心灵受到了撞击。当时,他们正在学习一篇课文“我不是最弱小的”,孩子们也想要用行动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他们也可以帮助人。
班主任和家长会一“合计”,决定让他们当一回爱心小报童,用义卖报纸的钱帮助那对正躺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等待救援的曹氏兄弟。
300份的羊城晚报用班费买回来了。捧着报纸,只有八岁的孩子们开始在东风东路上奔忙。图:学生娃义卖《羊城晚报》。本报记者 陈文笔 摄
义卖,奔跑流汗摔跤学会沟通
刚开始,手上拿着写明为曹氏兄弟献爱心的小纸板,孩子们还有点害羞,遇到路人,结结巴巴地说不清来意。不过,即使这样,不少“懵懂”的路人,还是掏了口袋献了爱心。一位梁先生说,大概听懂了孩子们是在义卖报纸,为谁义卖没弄清楚,但知道有老师带着,肯定是“好的行动”,也是父亲的他当然支持。
家长们远远望着、微笑着。“应该让他们学会如何交流,学会碰壁,学会用自己所能关爱别人”。
慢慢地,孩子们开始熟练了,掌握一些“卖报技巧”,个别脸上还沾了点报纸新鲜的油墨。两辆育才小学的校车恰好停在东峻广场门前,同样是孩子,沟通特别容易,育才小学的孩子拉着父母,也献上不少爱心。
奔跑,流汗,收获。一个叫陈颖宜的孩子摔跤了,胳膊蹭破点皮,流血了。“嘿,轻伤不下火线。”她满不在乎地甩甩胳膊。那个叫吴卓芮的孩子,长得甜甜的,拉回了不少“客户”,一位老爷爷献了爱心还亲了她一下。
收获,用自己所能去关爱别人
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听听孩子的体会———
满头大汗的林海桐用着最流行的词汇:“我超级地累啊!”他说不知道帮助人这么辛苦,走来走去头都昏了,“不过如果走来走去能救一个人的命还是值得的。”
陈宸说,刚开始他们不懂怎么开口,只会拿小纸板给路人看,结果报纸总是“卖不掉”,后来摸索出如何表达的套路了,情况才“好转”。
谢菲的小组,报纸总是销得很快,她说:“能帮到别人觉得快乐。”
不少孩子说最难过的是“有一些人完全不理我们”,不过,孩子们又说“我们会继续,有爱心的人还是比较多”。
最后统计,41个孩子一共筹到了5000多元,今天,这笔“善款”会送到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交到曹爸爸手里。
“那个哥哥一定可以好起来的。”孩子们盼望着。
(报料人梁先生,三等奖100元)
(晓航/编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