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的到访,将拉开两国关系史上首个俄罗斯“国家年”的序幕,中俄双方将联合举办上百项活动,涉及政治、经贸、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领域。几十年来,苏联对中国影响之大,尽管大部已经涤荡在历史尘埃当中,但至今仍丝丝可见。也许借着“俄罗斯年”的机会,又将唤起中国人记忆深处的“俄罗斯热”
音乐:从《喀秋莎》到Vitas舞蹈:经久不衰的《天鹅湖》服装:一去不返的列宁装“俄语热”:从政治驱动到经济驱动俄罗斯人:从英雄到明星俄罗斯-中国:伙伴关系的新活力俄罗斯女商人的中国故事
饮食:从特权到时尚
从展示前苏联社会主义饮食的窗口,到有经济实力的国人享受外国美食的一个去处,莫斯科餐厅在中国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轨迹呢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赵嘉麟报道
建于北京展览馆西侧回廊上的莫斯科餐厅,是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的第一家西餐厅,北京人亲昵地称之为“老莫”。它曾与政治密不可分,见证了中苏关系的蜜月期、冰冻期、复苏期。
赶饭局如朝圣
五十多年前的场景让小鹏至今难忘。
当时6岁的小鹏在任职于中苏友好协会的父亲的带领下,来到“老莫”开了次“洋荤”。“餐桌上,各种餐具闪闪发光,爸爸还给我围上了一条洁白的餐巾。喝的是橙汁,主食是切片面包,还有水果沙拉。这与平日住在低矮的土地面的小平房里,吃着窝头咸菜的生活相比,好像是一步登天。”
莫斯科餐厅最初因为它头上顶着特权的光环,而令常人无法接近。来就餐的多是苏联专家、官员和归国知识分子,门口站的不是门童而是武警,就餐须凭特殊餐券而不是付钱。人们穿着中山装和列宁装步入吊灯高挂、红毯铺地的餐厅,仿佛前来朝圣,而不是赶赴饭局。
记得“北京苏联经济及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期间,周恩来总理曾在此举行盛宴招待苏联贵宾。苏联建国40周年,“老莫”制作了天安门和克里姆林宫造型的巨型糖花,以迎接朱德委员长的到来。餐厅还曾为苏联驻华使馆置办大小宴会。据曾任厨师长的王兆忠回忆,最大规模时三百多个员工都要出动,带着菜、锅碗瓢盆,甚至连桌子都拉过去。
资本主义的刀叉,革命的勺
“老莫”全面开放后,一些好奇的市民攒了几个月工资就为来这里体验一下异国情调:阳光透过高大玻璃窗射入餐厅,穿着西服的侍者彬彬有礼,推着餐车前来服务。不少人在这里学会了西餐的礼仪,却也在过程中不免露怯:这里价格昂贵的鱼子酱虽然只有一点,但又咸又腥,大多数人不懂得拿它抹面包,就生生忍着直接吃掉了。对于他们来说,在莫斯科餐厅吃什么也许并不是最重要的,他们最在意的是这里不同于中餐馆的气氛。
“文化大革命”时期,“老莫”曾是一些高干子弟聚会的首选场所。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对此有生动刻画。由于调皮孩子经频频“光顾”,餐厅里苏制烟灰缸、镀银餐具丢失的情况屡见不鲜。
后来,大批“红卫兵”拥进“老莫”。在他们所谓“谁吃,谁就是修正主义”的恐吓下,顾客不敢上门,餐厅被迫关张。重新开业后,“老莫”食谱一度被改为中餐为主。一位叫秦大同的老顾客回忆说,“当时刀叉难逃‘资修’之干系,故餐具只剩下相对革命的勺子”。
进入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使莫斯科餐厅重获新生。在市场经济大潮下,“老莫”打破了不主动宣传的传统,不仅做起广告,还大打“感情牌”——通过搞征文活动,招徕怀有“苏联情结”的人们来此追忆旧梦。
吃饭与政治无关,但关乎你的腰包
2000年,“老莫”第二次停业。但与上次停业不同在于,老莫迎来的并不是萧条。
扩建装修后的“老莫”,营业面积达1300平方米,可容纳600人同时就餐。增加了对外承办企业产品发布会、商务会议等各种活动,让“老莫”与中国的经济脉动联系得更为紧密。
当最近《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找到这里时,发现已被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包围”的“老莫”,虽然没有洋快餐排队等位的火爆,但刚到下午5点已是顾客盈门。
现在,莫斯科餐厅的人均消费一般是一百多元人民币,尽管并非西餐厅中最昂贵的,但无疑高于普通百姓的接受能力。所以,来这里就餐无形中也显示了经济实力。
菜单上虽有法式焗蜗牛、意大利面等西欧菜品,但主打的还是红菜汤等俄餐。这里还供应国内不多见的俄产“波罗的海”啤酒。
挂着俄罗斯风格油画的餐厅内,回荡着《喀秋莎》《小路》《纺织姑娘》等中文版的苏俄歌曲——“老莫”的品位显示了其厚重的文化底蕴。
餐厅工作人员曾到俄罗斯驻华使馆寻找音乐资料,后来发现,那位三十多岁的俄罗斯官员对苏俄老歌的熟悉程度好像还不如中国人,因为他所提供的都是俄罗斯现代音乐,被中国客人认为缺少“俄罗斯味”。
如今的“老莫”,在保持原有俄式西餐正宗口味的同时,也推出了更加符合中国人口味的特色菜肴。而每逢中秋节之际,“老莫”还推出自制月饼。虽然其价格明显高于同类产品,但在“老莫”品牌的感召下,人们还是纷至沓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