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长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对朱自清先生笔下这段如诗如画的文字,相信很多人耳熟能详、甚至有些人还能够有声有色背诵出来。 是的,春天之美,令人怦然心动。
眼下,东风已经来了,春天的脚步也近了,欣赏好春光,正是好时候。《北京青年报》3月19日就报道说,曾经出于安全考虑、中断了三年之久的学校春游,目前已经在北京市悄然解禁,许多中小学已经确定了春游的时间———尽管,有关部门并没有出台文件,明确表示学校可以组织学生春游和秋游,而且重复强调保障学生安全仍然是第一要事。
对学校春游来说,安全当然重要,以“第一要事”来看待,也未尝不可。不过,“第一”并非“惟一”,否则,就成了因噎废食。但是,出于“安全第一”的考虑,不仅仅北京市,近几年来,全国绝大多数学校先后停止了包括春游、夏令营等在内的所有户外活动,似乎把孩子们圈在校园之内,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可是,一旦没有了这些最基本的户外活动,我们的教育还健全吗?要知道,户外活动本身,就是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缺少了,我们的教育将会是残缺的、柔弱的,既不健康,更不完整。其实,当东风暖暖地拂过面颊,春天的脚步声在窗外响起,不要说孩子们,即便是成年人,按捺得住去户外走一走的心劲儿吗?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关村二小教育办公室主任助理鲍海楠说,“孩子们的生活太枯燥了。春游是学生一年当中最盼望的事情,学生的渴望如果满足不了,这一段时期他们学习都不快乐。”因此,中关村二小悄然解禁了春游,而且准备全校学生参加,“中高年级以游艺和比赛为主,低年级学生以参观教育为主”。
其实,因为不能春游而“不快乐”,还只是表面现象。
事实上,春游等户外活动,带给孩子们的,还有比快乐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礼物”。
户外活动,给予孩子们更多的,是吃苦耐劳、团结合作、勇于拼搏的精神,是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珍视自然的情怀,是高远的视野、开阔的心胸、强健的体魄……
正因如此,经常性的户外活动,如四季游、远足、探险、登山等,早就被列为很多国家常规的教育内容,而且日益得到加强。反观我们,这些年来,已经很难看到孩子们在户外集体活动的快乐身影,户外活动教育,似乎完全淡出了我们的教育。
早在1993年,孙云晓讲述中日儿童内蒙古乌兰察布盟草原探险夏令营的文章,就曾在当时的社会上激起波澜,“假如,中国的孩子在世界上不具备竞争力,中国能不落伍?”这个问题,强烈冲击着人们的感情。然而,直到2000年,孙云晓再次从中日儿童黑姬山登山较量的故事出发,重提“教育是人的解放还是人的枷锁?”时,尽管人们的感情再次受到了冲击,但是,对户外活动的禁忌还是没有触动;相反,却由于安全原因而日益收紧。
在黑姬山较量之后,孙云晓曾深深感慨:教育是爱的事业,可爱心既能造就未来,也能葬送未来。6年之后,再次品味他的感慨,我们的心情依然沉重。是的,不同的爱心,造就不同的命运。对孩子是如此,对民族来说也是如此。教育是人的解放,决非人的枷锁,而教育的全部核心,就是教会孩子做人。
如今,北京市中小学校的春游正在悄悄解禁,全国中小学生的春游,是不是也该破冰了?套用诗人雪莱的名诗:“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我们还想追问:春游解禁了,其他的户外活动还会远吗?《新京报》新闻热线:010-63190000、010-960963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