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3月15日,天公作美,春光明媚。省城哈尔滨的天气比往日温暖了许多。
参加“第十八届全国大豆科学生产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及王金陵先生的学生近千人,云集天鹅饭店,共庆先生九十华诞。“寿比南山高,心比清泉明,业比江河长,福如东海深。 ”……同仁、晚辈,一声声诚挚的祝福,浓缩了先生辉煌、成功、幸福、平凡的人生。
九十华诞先生心愿寄语后人
在先生九十华诞庆典上,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盖均镒院士代表中国作物学会授予王金陵先生“大豆科学最高荣誉奖”,并颁发了奖牌。他的发言睿智、幽默。他的心愿,博得学生阵阵掌声。
———要看2008年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举办奥运会,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虽然我去不了北京,但我可以在电视上看。
———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大豆研究工作,应用现代高新技术,在大豆杂交育种上取得更大的突破,也像水稻杂交之父袁隆平一样,到人民大会堂领国家科技大奖。
———希望能参加2009年在中国举行的世界大豆大会。我曾到美国和泰国参加过两次世界大豆大会,那时我们国家经济困难,无力承办国际大会,现在国力增强了,我们有能力了,看中国人当大会执行主席,高兴!
———希望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科研再跃新高度。
作为东北农业大学大豆学科的创建人,王先生对学校近年来在大豆学科的建设和取得的科研成绩颇感欣慰。国家惟一的大豆重点实验室落户东北,增加了学校的科研实力,改善了实验条件。学校承担的国家“十五”大豆攻关项目,已通过国家验收,试验区亩产达175公斤,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品质已超过美国大豆。东北农大要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大豆做出新贡献。
与豆结缘开拓杂交大豆新天地
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大豆学者寥寥无几。大学四年级的时候,在当时著名的作物育种专家、大豆专家、金陵大学农艺系主任王绶教授的指导下,王金陵于“孤单”的研究环境中,克服重重困难,收集了三四百份大豆材料进行性状分析,高质量地完成了毕业论文———《大豆的分类》。从此,他与大豆结下不解之缘。
每亩只收几十斤,这是上个世纪50年代全省大豆的单产量。“我们一定要选育出植株高大、主茎发达、耐肥性強、抗倒伏、适合机械化作业及合理密植的大豆新品种。”王先生根据农民和国营农场的需要,明确地提出了这一点。
试验期间,王先生和助手们经常顶风冒雨,要从上千株行、上万个单株中根据育种需要目标进行综合,把最健壮的几十个株系进行产量比较和适应性鉴定,犹如在沙里淘金。
“十年磨一剑”,经过长达10年的艰难拼搏,他们终于选育出了“东农4号”,这是我国大豆杂交育种的里程碑,让沉寂多年的中国大豆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对当时的大豆增产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在广交会和国际市场上也享有很高声誉。1978年,“东农4号”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东农36号”,是王先生上个世纪六十到七十年代选育出的又一拳头品种,具有超早熟、蛋白质高的特性,打破了我国高纬度大豆栽培的禁区,使我国的大豆生产北界推移100公里,并于1989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中国是大豆的故乡,野生大豆是我国宝贵的财富。外国学者非常渴望得到这笔财富。而国人却缺乏深入研究和利用。鉴于此,王先生和助手们从1983年起,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开始了对中国野生大豆资源的研究。通过一系列深入研究,在野生大豆资源利用上取得突破进展。成果震惊世界大豆界。 常人真人最浪漫的“钻石婚姻”
王先生在事业上的成功,与夫人生启新的理解和细心关爱分不开。夫人是王先生事业的理解者和支持者,身处逆境时的宽慰者和陪伴者,家庭生活的坚实臂膀,如今两位相濡以沫的老人已走过“钻石婚姻”,今年都是90高寿。
目前夫人身体不好,王先生就照顾妻子的生活。尽管家里有保姆,可每天早晨,他都要躬着已90度的腰,到卫生间打水,为夫人洗脸。有时候还亲自去超市为她选购爱吃的食品。闲暇时,与夫人一起聊天,一块读报……
王先生和夫人一直过着简朴的生活。他们住在“省长楼”里,但是家中却没有时尚的装修与摆设,只是维持着公寓楼中的原貌,简洁、清爽、舒适。如果真要说有些特别之处,就是房间的墙面上挂满了先生十分珍视的东西:一侧是领导、同行和弟子送给先生的字画,另一侧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各式贺卡。它们同阳台上的几十盆花草一起陪着先生度过充实的每一天。
平素里,王先生每天坚持五点起床,吃过早饭后,下楼锻炼身体。除了在小区的运动器械上做一些简单舒缓的锻炼之外,还要在院子里散步至少一小时。他关注着国家的大事小情,每天要读书、看报、看电视。家中的五份报纸———《人民日报》、《黑龙江日报》、《哈尔滨日报》、《参考消息》、《老年日报》是他和老伴儿每日必看的。
“先生还经常到图书馆借书呢!”一位学校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那年他86岁,我问他还学习干嘛呵?先生风趣地回答:‘要掌握最前沿的科技信息,干大事’。
大师风范学生心中永远的楷模
王先生在一次新生开学典礼上曾讲:“你们是小泥鳅,我是老泥鳅,只要我在你们中间一转,你们身上就有腥味了。”六十多年来,王先生始终发挥着“老泥鳅”的作用。81岁时,还在教学一线,指导博士生。去年,还和学生一起去试验田,看看大豆的长势。他通过言传身教,诠释着大师的风范。
上个世纪80年代初,王先生发现中国大豆在国际市场上的销量逐年下降,心中十分焦急。每当给学生讲课或与助手们研究课题时,他总要介绍对比国内外的大豆生产形势。他常说:“我们应该把大豆打出去,把失去的国际市场夺回来!”他更动情地勉励后人:“大豆起源于中国,我们要为老祖宗争光。”
先生十分重视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选拔。1983年,在承担野生大豆资源研究课题时,为了让中青年教师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他让助手杨庆凯负责。在他的悉心指导下,这个项目获国家农牧渔业部1989年科技进步二等奖,杨庆凯也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87年冬,王先生写信给院领导,主动请求辞去了大豆研究室主任的职务。受先生的影响,他早期的学生也向学院请求辞去大豆研究室副主任的职务,让年轻人挑起了学科发展的大梁。
王先生总是热心帮助青年教师,为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知识传授给他们。有人在他的指导下完成了论文,他坚持不署名,或把自己的名字放在后面。他全力鼓励中青年教师潜心研究。经常告诫晚辈:“做育种的,也要有理论基础,要一手交品种,一手交论文。”
师生们今天仍记忆犹新,王先生就是在任省领导的时候,到基层蹲点、考察也为自己定下两条纪律:十几里的路途不用车接车送,要与农民同吃同住。
时间过去了许多年,可王先生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品质,却一直为学生所传颂。
又是一年的春天如约而至,我们深深地祝福耄耋之年的王先生永远健康、矍铄,不断续写以金豆为伴的成功和幸福……
简历
王金陵,我国著名的作物遗传育种专家、农业教育家、中国杂交大豆育种的开拓者,被誉为“中国大豆泰斗”。他出生在江苏徐州。1941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农艺系。1948年,到东北农学院(东北农业大学前身)任教,1983年任博士生导师。曾任民盟中央委员会常委、民盟黑龙江省委主任委员、第四届省政协副主席、1980年至1983年还兼任过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第三届至第八届的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和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六届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六十多载的教学科研生涯中,先生成果卓著,育成了30多个优良大豆品种,“东农4号”和“东农36号”为旗舰品种。成果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
(黑龙江日报) |